课题
京调
课型
欣赏课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京剧脸谱和头饰、打击乐器。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欣赏京剧,通过表演《京调》感受京剧的韵味。
引导学生给《京调》创编动作来感受京韵。
教
材
分
析
本课通过欣赏《梨园芳华》的京剧表演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四大主要行当。课堂中欣赏的京剧《卖水》和《三岔口》也是京剧当中的经典片段。《卖水》根据蒲州梆子《火焰驹》中的《卖水》一折改编。《三岔口》为传统的京剧剧目,为传统短打武生剧目。
之后还学习了歌曲京调,通过学生表演《京调》,感受京韵。
歌曲《京调》是根据器乐曲《京调》主题音乐填词而来,在旋律上、节奏上作了一些简化,易于学生演唱。歌词短小精练,虽只有短短四句,却把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形式以及乐队伴奏形式等相关知识都蕴含其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和京剧的“四大功夫”。
2、运用引导式、示范式的教学方法,感受京剧“四大功夫”中唱的魅力。
3、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京剧,通过表演歌曲《京调》,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组织教学
一、兴趣导入
1、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请你说说,
这首歌曲与我国的哪种戏曲相关?
生:京剧。
生:你们的音乐感受力真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融合北方的昆曲和秦腔,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说唱脸谱》的音乐。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引入主题:京剧。
简单了解京剧的历史和由来。
音乐体验教学
二、初步感受。
1、师: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段京歌的唱段。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你听到了京剧当中的哪些角色?
生:生,旦,净,丑。
师:对啦。 生,旦,净,丑这四个角色也叫作京剧的四大行当。
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段京剧的表演视频,你们想看么?
生:想。
师:在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观察到了哪些京剧的行当?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 (考考学生老生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小生的代表人物:张生,武生的代表人物:孙悟空)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花旦的代表人物: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武旦中的代表人物是你们熟悉的花木兰)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图片)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表演,思考问题。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通过观看京剧的表演视频,自主分辨出其中的四大行当的角色。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角的角色形象和典型代表人物,能通过观察和感受他们的特点。
通过观看图片,自主分辨出旦角的不同形象,了解旦角的经典人物角色。
初步了解净角和丑角的行当特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现场生成
音乐体验教学
师:这些角色的表演好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具备哪几大基本功?
3、出示《京调》微课。
4、引导学生读一读京剧《卖水》的念白让学生体会“念和做”。
首先我们一起来吊嗓子:yi a
师:跟着老师一起吊着嗓子念词儿。跟着我一起做动作。
三、学习歌曲《京调》
1.聆听歌曲《京调》,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用yi模唱歌曲。
把歌词带入歌曲当中。(随琴学词后伴奏唱词)
3.京剧表演,引导学生为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创编动作并进行小组讨论。
用微课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并带京剧脸谱表演。
引导学生带着面具表演动作并演唱。
初步了解京剧演员需要掌握的四大功夫是什么?
(唱、念、做、打)
通过观看京剧《卖水》,感受其中“唱,念,做”的功夫。
感受京剧的吊嗓子
通过读念白和做动作体会京剧《卖水》中四大功夫中的“念和做”。
通过观看京剧《三岔口》,感受京剧四大功夫中的“打”。
引导学生初听歌曲,说出歌曲情绪。
通过微课了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创编。
带生、旦、净、丑的脸谱和头饰表演歌曲《京调》。
总结
总结:今天在这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喜欢京剧的同学可以课下找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看一看,学一学。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大家把咱们中国的京剧文化传承下去。下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合作,为歌曲伴奏。营造京剧的音乐气氛。
总结。
板书设计
京调
四大行当:生 旦 净 丑
四大功夫:唱 念 做 打
yi
a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