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
学校:龙泉小学 姓名:佟金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球采风》中的一节欣赏课。本单元集中欣赏和学唱世界各地的经典名曲,引导学生感受世界各国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海托尔.维拉.罗伯斯具有代表性创作的九首《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借鉴巴赫风格创作了这首乐曲。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形象地表现了火车由“启动”到“行进”再到“停止”的情景。全曲为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体会巴西农场工人们的愉快心情,同时体会巴西音乐风格,喜爱巴西音乐。
通过律动、声势、模唱、打击乐器合奏,能够体会作品如何刻画的小火车形象,充分体会巴西音乐风格特点。
记住主题旋律,认识巴西体鸣乐器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设计合奏,了解巴西复节奏,认识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记住乐曲主题旋律,认识巴西打击乐器
2.难点: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教具】
教师:课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快乐导入、创设情境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外国作品《问好歌》(快乐聆听体验,引出本单元主题环球采风,激发学生兴趣)
2.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美丽的外国音乐之旅,首先听一下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什么特殊的声音?
2.师:这些特殊的声音能够感受到小火车是个什么的火车?是古老的火车还是现代的火车?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
(设计意图:对音乐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通过聆听感受小火车的外形和声音)
二、聆听、模唱,感受火车形象
1.师:首先听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你能听到小火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聆听体验)
2.师:怎么听出小火车出站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
3师:小火车继续往前行驶,接下来小火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同用身体表现一下(初次感受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和情绪)
师:这么形象的小火车,音乐是如何表现的?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凯皮拉的小火车,请大家模唱旋律的谱子,过程中观察有没有经常出现的节奏型?生:使用白板画出经常出现的节奏型(学生体会切分节奏的特点,形象了小火车的动感,信息技术应用:创造学生使用白板的机会,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快乐和便捷)
师:这些节奏型证明这辆小火车是一辆什么性格的小火车?我们可以用身体来表现一下吗?(学生身体律动感受小火车的快乐、动感的情绪)
师:观察旋律特点?并用身体表现
7.师:画出旋律线模仿火车轨道的运行轨迹,学生用身体表现小火车的起伏(体会旋律的起伏波动,感受小火车的情绪,从而体会凯皮拉们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唱,记住主题旋律的主题,体会小火车的情绪,感受凯皮拉们的心情)
三、深入挖掘、设计合奏
1、师:主题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2、师:运用了哪些乐器?
生:小提琴、大鼓…
3、师:这么形象的小火车正是因为运用了大量的巴西打击乐器,介绍巴西打击乐器。
4、出示巴西打击乐器卡巴萨,介绍卡巴萨的使用方法。
5、师:打击乐器都有什么节奏体现?
(设计意图:学生聆听主题旋律,感受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和节奏,了解巴西打击乐器)
6、用日常生活用品和教学中见到的打击乐器代替。
(沙锤):XX XX XX XX
(响葫芦、竹刮板): 0 X 0 X
(铃鼓):X— X —
7师:刚才我们表现的就是巴西特有音乐形式复节奏,作曲家是巴西维拉-罗博斯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熟记主题旋律,认识巴西打击乐器能为主题旋律设计乐器合奏,了解巴西复节奏,从而热爱巴西音乐)
四、参与活动、快乐体验
教师引领学生围成小火车,跟着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体会音乐中的变化,最后感受火车到站,快乐体验,审美升华)
五、小结
作品中运用了复节奏和丰富的巴西打击乐器。使得小火车的形象特别鲜明,巴西音乐的乐趣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