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战略性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 学习任务单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战略性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 学习任务单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0 21:59:00

文档简介

济南市2020年中小学延期开学地理教学资源
学习任务单

学习指南
课题名称:中图版高三地理 第九专题 第三课时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学生学习后达成目标:(1)了解战略性矿产资源,知道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有哪些?(2)对比分析世界和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3)通过材料,分析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4)理解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和国家安全的关系(5)归纳学习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一般方法
学习方法建议:图文结合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将耕地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等知识转换在地图中,形成知识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使用图文转换的学习方法会提高你对本课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准备地图册,查找中国能源分布图、世界石油主要运输线路图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一)了解核心概念 矿产资源: 战略性矿产资源及分类: (二)对比分析世界和中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总结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四)理解中国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五)画出一般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的思维导图
三、自主检测
习题演练: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原油冒出地面时温度约为80℃,然后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下图为某区域输油管道的景观图,管道不埋于地下,采用架空结构。热棒金属支架以上部分为冷凝段,以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后又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读图,完成4~5题。 4.原油采用热棒原理架空管道运输的最常见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北海沿岸 C.西伯利亚地区 D.北部非洲 5.“热棒”的主要功能是(  ) A.稳定输油管温度 B.提高表土温度 C.降低输油管温度 D.稳定表土温度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开发对中国投资吸引力较大。目前沙特阿拉伯计划大力开发核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使其在电力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5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分析说明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开发对中国投资吸引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推测沙特阿拉伯开发核能和太阳能并部分替代石油能源的主要目的。 (3)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 【答案】1.B 2.A 3.D 4.C 5.D6.(1)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中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大,石油供需矛盾突出(中国石油资源不足);投资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开发,有利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一是保护有限的石油资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易导致枯竭;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依赖矿物能源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结构转变,减少大气污染;三是从依赖原油出口,向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沙特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大,油田规模大,埋藏浅,能够自流喷发,易于开发,开采成本低;石油品种多,品质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海运成本低。
四、评价量规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级标准
优秀(10) 良好(8) 一般(6)
参与程度 仔细观看,认真聆听体悟,随老师的引导而积极认真行动。 较仔细观看,教认真聆听体悟,随老师的引导而能够认真行动。 能观看,进行聆听体悟,随老师的引导而有行动。
合作情况 善于协作探讨,以各种途径和别人一起研究问题,经常是发起人,并在合作中获得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能够积极协作探讨,以多途径和别人一起研究问题,时常是发起人,合作中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刻认识。 能够协作探讨,以一定途径和别人一起研究问题,偶然是发起人,并在合作中获得对问题的一定认识。
学习态度 刻苦认真,积极主动查找资料,思考问题深入,独立完成布置作业。 较刻苦认真,能够主动查找资料,思考问题较深入,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有些认真,能够查找一些资料,思考问题有些深入,能够独立部分完成作业。
创新情况 学习中有创新的意识,常有独到合理的观点。 学习中较有创新的意识,有些独到合理的观点。 学习中有一定的创新的意识,偶有独到合理的观点。
完成任务 独立按时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几乎按时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完成少量学习任务。
自评得分




(共10张PPT)


石油资源及其战略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解读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1、了解战略性矿产资源,知道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有哪些?
2、对比分析世界和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3、通过材料,分析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理解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和国家安全的关系
5、归纳学习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一般方法
核心概念
矿产资源:
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分类:能源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
非能源矿产资源(黑色金属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
战略性矿产资源:
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稳定,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的资源。
重要性:经济意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供应风险,资源数量少,开发与利用难度大
国家安全,开发利用会涉及复杂的国际市场
类型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 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钴
非金属矿产资源 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
能源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
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
核心考点
对比分析全球和中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存在地区差异,集中在八大含油气的盆地
核心考点
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石油勘探 石油运输 石油市场
陆地石油进入衰退期,
未来石油开采主要在海洋上进行 分布与消费地区的不平衡
主要用水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作为补充
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最为重要 主要的消费国: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德国等地
出口量和需求量变化;突发事件和地区冲突;技术进步、利用率提高和替代能源的出现
石油
产业链
核心考点
石油资源与中国国家安全
战略储备
典例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月15日凌晨,被称为“中缅油气管道第一穿”的缅北伊洛瓦底江定向钻穿越工程全面告捷,该工程创造了管道直径1016毫米、长度达1539米的国外定向钻穿越施工新纪录。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3年7月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2017年5月19日16时中缅原油管道原油正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将每天向中国输送40万桶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原油。

(1)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单位里程造价高的原因。


(2)分析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在缅甸修筑中缅油气管道的主要原因。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集中且多飓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山地众多,地形起伏大;穿越河流次数多,长度大;管道直径大;缅甸基础设施落后,施工设备、材料不足?
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增加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多渠道进口石油天然气,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缩小运输距离,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思维建模
归纳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资源生产
资源消费
相背离
供需矛盾突出
资源贸易
战略储备
资源运输
多元化
保障
国家安全
影响因素:分布、勘探、开采技术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需求,人口数量等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