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溜索》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溜索》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1 15: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7 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阿城
一根溜索长天挽,
几座青峰好梦盘。
天堑高飞惊险过,
横空飘荡一弹丸。



视界:溜索



视界:溜索
盘桓( ) 蓦地( ) 扭绞( )
锱铢( )角枢( ) 顷刻( )
黏汗( ) 战战兢兢( )
huán

jiǎo
zī zhū
shū
nián
jīnɡ
给红色的字注音
qǐnɡ
1、那索似有 (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 (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2、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在万丈之处 (徘徊;逗留)
3、(我)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
千钧之力
锱铢
盘桓
战战兢兢
词语解释
阿城,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系列短篇《遍地风流》具有散文化倾向。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代表作是小说《棋王》。
作者名片
整体感知:
溜索





文本探究:怒江峡谷之险
1、作者描绘怒江峡谷的险峻时,是从什么角度描绘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文本探究:怒江峡谷之险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
视觉
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听觉
蓦地心中一颤……
内心感受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本探究:马帮汉子之勇
2、在文中找出文中描写马帮汉子的句子,简要说说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他们之勇。
3、 找出文中描写“我”溜索的情景,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本探究:马帮汉子之勇
写汉子们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了“小”字。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第二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经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么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3、(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4、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细心、认真、负责、经验丰富
——对他人的关爱
——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文本探究:马帮汉子之勇
马帮的首领。
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找出文中描写“我”溜索的情景,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地展现“我”溜索时的胆怯、慌乱,既侧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又与首领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
文本探究:“我”之惧
课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牛的惊恐和我的惊恐相互映衬,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文本探究:牛之惧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文本探究:牛之惧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非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文本探究:牛之惧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
(1)依据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乱猜。
(2)把原文内容分为几个角度,对每一个角度进行探究。
(3)符合情理即可。
深层探究:




总结全文:
这篇小说通过写

一处奇险的怒江峡谷环境,
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
一次溜索的经历,
表达了作者对马帮汉子们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精神的赞美。
阿城的另一篇小说《棋王》写的也很有意思,课后找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他的小说的语言特色。
郭枫这样评价阿城的小说“阿城的小说语文,近乎中国文学中的古典诗的手法。明白一点说,阿城的小说语言的特色是: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