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课题:《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10分钟)
学习建议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其重要意义。
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难点: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 领导下,在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 、
。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 权。
2.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 。1984年,《 》颁布实施。
3.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 (最早成立)、
、 、 、 5个民族自治区。
4.意义:★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 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 、巩固 和促进 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为实现各民族 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 改革和 改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 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2006年 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 与 的联系,促进了 、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
[避开陷阱]
1.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依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有些省份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区,但也可能会有自治州或者自治县。
全文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的知识点,注意关键词的提示。
评测练习题(10分钟)
练习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2.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巩固祖国统一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修建青藏铁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财政对西藏实施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巨大财力支持,从1965年到2014年中央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近600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 加强各民族团结 B. 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D.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带来了由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贺匾。坚定有力的12个字,传遍了雪山草原、城市农庄,既是祝福,更是期望。
——新华网
材料二:“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歌曲《天路》
材料三:
入藏解放军受到西藏人民的欢迎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建设成就
(1)材料一中“西藏自治区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简述其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天路”指的是什么?这条“天路”的修建得益于中央实行的什么战略政策?其建成对西藏的发展有何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措施有哪些?
做选择题时注意要获取题干有效信息,圈找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
做材料综合题要按照问题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开放性题目要扩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还要注意语言措辞表述准确,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