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时3(14张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时3(14张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0 23: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学习目标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3课时
1、掌握动量,冲量的比较和相关计算。
2、掌握动量定理的综合应用。
复习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


3.理解:
①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F合t= Δp.
②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运用公式解题时,要注意正方向的规定.
③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
(1)不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对于变力,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不仅可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解决曲线运动问题.
(3)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也适用于微观和高速运动。
一、动量、冲量的计算
2.冲量I=Ft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累积效应的物理量。力的冲量是一个过程量。
1.动量P=mv,是表示质点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瞬时量。计算动量变化量△P=mv2 -mv1 要选取正方向。
C
题后小结:1.等时圆,秒杀题型。2.冲动动量计算,注意方向。
A.合力对两滑块的冲量大小相同
B.重力对a滑块的冲量较大
C.弹力对a滑块的冲量较小
D.两滑块的末动量相同
变式.(多选)如图 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物体 A、B 处于同一高度.现使 A 由静止开始沿固定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而使 B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最后 A、B 都运动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上述过程中,A、B 两物体(  )
A.所受重力的冲量不同
B.动量变化量不同
C.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
D.末动量相同

AB
二、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例2. (多选)杂技演员做高空表演时,为了安全常在下面挂一张很大的安全网,演员不小心从高处掉下落在网上,跟落在相同高度的地面上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的人与安全网接触时间较长,动量变化较慢
B.下落的人与安全网接触时间较长,网对人的作用力比落在地上的作用力较小
C.下落的人与安全网接触时间较长,人落在网上时动量变化较小
D.下落的人与安全网接触时间较长,人落在网上时动量变化较大
(一)、动量定理在与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运用
AB
题后小结:F=Δp/Δt F就是动量的变化快慢
例3:质量为3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外力F的作用,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求:
(1)2 s末物体的速度;
(2)4 s末物体的动量.
3m/s
12kg.m/s
(二)、动量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
题后小结:F-t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的大小。
例4. 蹦极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如图所示,某人用弹性橡皮绳拴住身体自高空P处自由下落,在空中感受失重的滋味,若此人质量为50 kg,橡皮绳长20 m,人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此人从点P处由静止下落至运动停止瞬间所用时间为4 s,求弹性橡皮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
1000N
(三)、动量定理在涉及多过程情境中的运用
题后小结:求冲量时,每个力要对应力的时间
课堂小结
2.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本课重点理解掌握下面几个公式定理。
(1)动量:P=mv;
(2)冲量:I=Ft
(3)动量定理:F合t=Δp=p′-p
课堂训练
2.质量1kg的铁球从沙坑上方由静止释放,下落1s落到沙子表面上,又经过0.2s,铁球在沙子内静止不动。假定沙子对铁球的阻力大小恒定不变,求铁球在沙坑里运动时沙子对铁球的阻力。(g=10m/s2)
3.质量为m=2kg的物体,自倾角为?=370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面的长度为s=12m,g=10m/s2,物体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求:
(1)重力做的功和重力的冲量
(2)支持力做的功和支持力的冲量
(3)合力做的功和合力的冲量
参考答案
1、130 N
2、60N
3、
(1)W重=144J;I重=40N.S,方向竖直向下
(2)W支=0J;I支=32N.S,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3)W合=144J;I合=24N.S,方向沿斜面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