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物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物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1 13: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刚果的一对黑人夫妇生下一个皮肤雪白、头发金黄的婴儿。黑人父亲说“当我与孩子相视而笑时,我确认这就是我的孩子,因为他虽然是白皮肤,但他长着我的鼻子,我妻子的嘴唇”。据报道,这个婴儿之所以呈现白人的特征,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同学们请看
一 基因突变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红细胞易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正常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正常血红蛋白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谷氨酸
缬氨酸
正常
异常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的。
病因:
思考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可以引起DNA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那么如果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是否也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呢?
替换
增添
缺失
DNA片段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神七” 带一批种子上天进行育种,你选“干种子”还是“萌动的种子”?为什么?
1、血红蛋白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上的CTT变成CAT,则结果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那如果CTT突变成了CTC,其结果如何?
思考:
性状不变
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有哪些?
①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
②显性纯合子突变成杂合子(AA→Aa)等等
③DNA或基因中存在无效应或不编码的区段
3、哪一种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最小?
4、(选择填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后,
基因结构(或遗传信息) ;             基因数量 ;
性状 .
(一定不变;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
一定改变
一定不变
可能改变
碱基对的替换
5.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
遗传特点:
1 突变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6.上述两种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哪一种在当代一定不能表现出来?
配子的突变。

部因素
内部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DNA复制时,碱基配对偶尔发生错误碱基组成改变
紫外线
X射线
其它各种辐射
亚硝酸
碱基类似物
苯环类似物
⑶碱基排列顺序
⑴碱基种类改变
⑵碱基数目增减
原因
A.自然突变:自然发生的突变
B.诱发突变: 在人为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如:中子照射不抗锈病的燕麦种子, 变成抗锈病个体



分:
基因突变的种类:
如:正常绵羊突变产生短腿安康羊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的结果:
即:产生了新基因
棉花 正常枝——短果枝
果蝇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家鸽 羽毛白色——灰红色
人 正常色觉——色盲
正常肤色——白化病
你认为突变有什么特点?
常见突变性状:
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讨论与思考
人类多指
(普遍性)
以植物的个体发育为例:
哪些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什么时期?
任何时期
分裂间期的细胞
二、在生物体内随机发生;
(随机性)
三、突变率低;
(低频性)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果蝇的白眼基因 4×10-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10-5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四、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白化病
(有害性)
五、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不定向性)
①普遍性: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②随机性:可发生在任何时期
③突变率低:自然界突变率很低:10- 5- 10-8
④有害性:(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⑤不定向性:A a1或A a2
4.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吗?
新基因若产生新的形状对生物生存有没有影响?
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个体生存下来?
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有何意义?
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是生物从未有过的性状,因此它是
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一个物种是由很多个体组成,且经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也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一个大约有109个果蝇的种群,每一代的突变基因数目为:
109X2X104X10-5=2X108个
(6)基因突变的应用
人工诱变育种
原理:运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提高突变率,诱发基因突变,获得优良品种.
实例: “黑农五号”大豆、高产青霉菌株
太空椒、太空南瓜


优点:缩短育种年限,大幅度
改良性状,为人类选育
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缺点:优质变异少,要处理大
量的实验材料,具有盲
目性







概 念: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原 因:
外部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部因素
特 点:
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 ③低频性
④有害性 ⑤不定向性
意 义:
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二 基因重组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想一想
想一想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哪些基因可以进行
重新组合呢?
2、非等位基因伴随什么进行重新组合呢?
3、非同源染色体在什么时期重新组合?
回顾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重组
什么叫性状重组?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受精作用发育成个体。
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实现: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
有性生殖
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的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 类型: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
②基因的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互换.
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后期
思考:基因重组中有无新的基因产生?
有无新形状产生? 有无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形成?
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会产生新的性状,只是原有亲代的性状的重新组合,但会产生新的表现型。



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 念:
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来 源:
减数分裂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的交叉互换
意 义: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对生物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
总结:
基因分子结构变化,产生新基因,出现新的性状。
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性状重新组合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
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因素,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突变频率低
出现频率高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
发生时期及原因
条件

意义

出现频率
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
例一、古代妇女缠足后的小脚; 夏天去海边晒黑了的皮肤;
例二、镰刀型贫血症,
太空辣椒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
1.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B
A、 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
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
D、无基因突变,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A
3.基因突变发生在下列哪种细胞中:

A.洋葱表皮细胞 B.人的神经细胞
C.根尖生长点 D.人的卵细胞
C
4: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 )               
A.都是有利的 B.都是定向的
C.都是隐性突变 D.诱发突变率高
D
5.若某基因原为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 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