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共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共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1 22:4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诗意的情怀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
醉花阴 李清照






李清照,字 号 ,山东济南人,宋代 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留有作品集 。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易安居士
婉约派
易安体
《漱玉词》
.山居秋暝 王维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漱玉: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
最早语出晋 陆机 《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是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走进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进士出生,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死后三日,蔡京嗾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贪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结婚十七年(1117年)后,蔡京死,丈夫赵明诚开始异地为官。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

佳节重阳孤寂思夫

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韵调优美,词风清丽柔媚。
《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2.后期——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词风凄婉哀怨。
《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


早期作者

自由朗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李清照

词中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字眼是?


那么词人愁成了什么样子呢?
朗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李清照

词人为何而发愁?

相思
孤寂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想象画面,理清构思
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销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该词是如何写出了词人的相思之愁的?


作者用哪些意象和画面来表达这种离愁情绪?

整体感知
意象
薄雾、浓云、西风、黄花
客观的景
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
客观的物
独坐
作者在词中写了几个生活片段,用以倾诉相思之情?
永昼


半夜


黄昏
重阳佳节
闲看薄雾浓云,看瑞脑在金兽中消耗殆尽;
自斟
孤眠
枕着玉枕,望着纱橱,感到秋夜的寒凉;
在秋风中喝酒赏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薄雾浓云” ——地面薄雾弥漫,天空浓云笼罩,写出了愁之浓重;薄雾浓云是天上由清晨到白天的景,写出了愁之长久。
“愁永昼”——永昼是词人的主观感受,直接抒发愁苦之情,突出愁之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脑在金兽炉里慢慢地烧尽,烘托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寂寞难耐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极强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烟愁、人更愁。
上阙赏析
上阙赏析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又重阳” 说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玉枕纱厨”闺中寝具,虽华丽精美,却是冰冷难触,玉枕孤眠,纱帐独寝。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这里的“凉”一语双关,不仅写出了天气寒凉,更写出了内心凄凉。
此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凉】
一语双关
表面:天气寒凉
深层:心境凄凉
[问题]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阙分析 。
上片??重阳思亲?(写愁)
[问题]作者是怎样排遣内心愁绪的?结果怎样?
东篱把酒
借酒浇愁人更愁

“东篱把酒” ——饮酒赏菊,乃重阳习俗。
“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借“东篱”赏菊,欲抛开相思之愁。
“把酒”——此为借酒消愁
“东篱把酒”,只为消愁,结果是愁更愁。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暗香盈袖”——使得相思之愁再增。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

下阙赏析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从外形上看——修长纤细的一瓣菊花,与清瘦袅娜的佳人形体相似

从精神品质上看——黄菊只在飒飒秋风中怒放,不与群花争春斗艳,淡泊宁静,清丽落寞,孤标傲世,清寒独守,与李清照何其神似。
下阙赏析
作者为什么要以菊花自比?
诗人主要是借助了哪些意象表露这种情感的呢?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薄雾笼罩,浓云密布,室内香气氤氲已尽,天气转凉,而夏天的器物仍在。欲举酒浇愁,怎奈触景又生愁,飒飒西风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叹息愁怅。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彩,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不行。“枯”字突出形同枯槁、毫无灵性的人的真实形态,过于写实,且缺乏美感。而“瘦”字既形似又神似,写出了佳人因思念而日渐消瘦、面容憔悴的风韵。
把词中的“瘦”改成“枯”好吗?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A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通过情景交融,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B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总结归纳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概括上下阙内容。



上阙??重阳思亲?(写愁)
下阙? 饮酒赏菊?(写瘦)???
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表达了词人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冷清、孤寂的愁绪。
总结归纳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小结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木兰舟上。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相思,分成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下心头。
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却又上了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实甫《长亭送别》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客入)来,袜刬(chǎn来不及穿鞋,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代表作(0804)

谢观赏
柳下闻瑶琴

起舞和一曲

仿佛映当年

翩若惊鸿影

谁三言两语

撩拨了情意


轻罗扇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油纸伞


琴音何处寄

流星泯灭光阴

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

檐下花灯熟悉记忆

风动烛火似已熄

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

人论世
知人论世:
李清照,字 ,号 ,山东济南人,宋代 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留有作品集


轻罗扇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诚诘之,答,正易安作也。

轻罗扇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放花灯
放花灯



放花灯
千古回首杏雨西湖边

纸伞朦胧间洒下阴影一片

眉眼低垂微敛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琴音何处寄

流星泯灭光阴

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

檐下花灯熟悉记忆

风动烛火似已熄

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

放花灯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理红妆
理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