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化简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分橘子活动的实际操作为学生探索解决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索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解题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通过创设分橘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题策略,从而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局限性 ,明确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和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过程,掌握按一定的比分配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果箱里苹果200千克,桔子150 千克你从这道题目中得到那些信息?
(2) 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揭示并板书课题。
学生用分数,除法和比表示苹果和桔子的关系
从不同角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由此激发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题目
(2) 用一盒小棒代替一筐桔子。
(3)如果是140个桔子怎样分给大班和小班 ?组织并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分法。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学生思考怎样分配合理?
(4)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分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列表试一试
第二种方法:画图试一试
第三种方法:按比例分配
第四种方法:列方程解答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小组讨论,说说解题思路。
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引出不同的解法体现多样性。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虽解法不止一种,但其中有优有劣,要善于合理选择解答方法。就是说,我们不但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更提倡解题方法的最优化。
三、巩固应用:
1、学校图书馆新进了450本图书,按4: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应该怎样分?分一分,并记录分的过程。
2、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鱼苗25000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3、一种喷洒庄稼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的水?
拓展练习:
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是42米,长和宽的比是5﹕2, 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适当补充练习,使练习层次分明从而拓展思路。
四、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板书设计
比 的 应 用
桔子 大班人数 小班人数
140 个 30 人 20人
方法一:列表试一试。
方法二:画图试一试。
方法三:人数比 30﹕20=3﹕2
3+2=5
140×3/5=84(个)
140×2/5=56﹝个
方法四:列方程。
解:设每份橘子是x个,那么1班3x个,2班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x=28×3=84
2x=28×2=56
答:1班分84个,2班分56个。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 教师评价 :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扑捉他们的闪光点,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经历探索的过程,要及时恰到好处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与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时刻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 小组成员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对比,小组选评优秀同学和思维敏捷方法新颖的同学 ,从而增强竞争意识 ,培养合作意识 ,提高思维能力。
3 .自我评价: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评价空间 ,让他们谈谈各自这节课是否积极主动,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主动客服困难,谈谈这节课自己都学习了那些本领,通过自我评价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