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1 10:4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苏联的成立;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相关内容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产,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
(二)、讲授新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材料一、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材料二、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材料三: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高喊“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
材料:“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新经济政策
时间: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内容: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维护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有利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
(3)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增强了企业活力,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目的 :
根本目的:探索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直接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以巩固政权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3、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加盟共和国有4个(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发展到15个。
1924.1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2、社会主义工业化
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材料三: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大国崛起》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时间:1928----1937,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3、苏联工业化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
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过程:
苏联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相关事实:
斯大林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民必须要作出牺牲。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的浪潮中,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农民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4、影响:
积极—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消极—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四、苏联模式:
1、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这一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
3、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经济上: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政治上: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4、评价:
苏联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的情况下形成的。
积极作用: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②为苏联取得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作用:
(1)、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后来成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三)、课堂小结: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政治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
(四)、课堂练习:
1、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C )
A.工业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D )
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3、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 D ) 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建立“斯大林模式”
C.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4、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D )
A.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板书设计: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新经济政策
3、意义: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
3、苏联工业化特点: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
2、时间:
3、过程:
4、影响
四、苏联模式:
1、背景:
2、形成标志:
3、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4、评价: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