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 情境互动课型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 情境互动课型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2 17:46:01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2节 二力平衡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学会分析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知道几个力的平衡关系【新课导入】讨论:(1)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呢?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温故知新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思考:灯泡处于什么状态?静止状态——平衡状态思考:放在桌面上静止的书呢? 讨论:(2)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思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呢?思考:起重机匀速吊起货物呢?以上物体受到外力
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
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分析:不矛盾,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与不受力的效果是一样的。物体在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平衡力。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平衡力。蛋糕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蛋糕静止不动,所以作用于蛋糕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平衡力的实例分析运动员和降落伞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为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所以运动员所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提出问题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C.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猜想与假设1.实验器材:木块、砝码、细线、铁架台(木块、细线所受的重力不计,细线和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不计)设计实验2.实验步骤:(1)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砝码。
(2)把木块扭转一下,松手。
(3)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砝码。注意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运动或静止)、受力情况(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表格收集证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分析与论证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一定要在物体稳定的时候读数。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要使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际上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没有的,我们平常看到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情况都是因为物体受平衡力。力与运动的关系F=?G=?=100N匀速直线下降一、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二力平衡
1.定义
2.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物、同线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运动情况
物体的运动情况反映受力情况1.下列各图中,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C2.下图中的A、B、C、D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B3.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越滚越快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4.(2015·常德中考) 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
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B.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
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C5.跳伞运动员及携带物品总重力为800N,从高空竖
直下落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大,则此时他
所受空气阻力f1 (选填“>”“<”或
“=”,下同)800N;后来匀速下落,此时所受的
空气阻力f2 800N。 <=6.(2015·邵阳中考)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乙 (3)直线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人生所缺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换言之,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奋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