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和酚》教学设计
一 教材
醇和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种有机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醇的学习中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教学时,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以此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与第一章烃的性质的学习思路不同,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预测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通过学习醇酚的性质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鉴于学生初次通过分析结构预测性质,熟练程度不高,在醇的化学性质部分,运用交流研讨引导他们分析醇的结构,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在苯酚化学性质的部分,则让学生考虑其性质并与苯和醇的性质进行比较,先通过活动探究,让他们分析苯酚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再从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苯酚的化学性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
(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机理。
(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酚的弱酸性,取代反应 。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教学”,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四 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苯酚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 学时安排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醇的结构和性质”“酚的结构和性质”各1课时,也可以根据实际,2—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醇
教学方法
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2.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引言]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烃,知道烃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我们还学习了卤代烃的有关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乙烯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2.1—氯丙烷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什么物质?
[问题]上述反应的有机产物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另一类烃的衍生物——醇。
介绍醇的分类,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常见醇的物理性质,沸点的比较规律,简单介绍氢键。
这节课首先来学习大家在初中就熟悉的醇的代表物——乙醇。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那么它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结构又如何呢?
[师]先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再在一个C—H键之间加一个氧原子球模型,变成乙醇分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后,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出学生的书写错误。
[板书]1.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问题]结构决定性质。请同学们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判断乙醇分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哪些键可能断裂?
[问题]乙醇分子中的几种共价键均有可能在化学反应中断裂。那么,哪个键最易断裂呢?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索,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断是否正确。
[板书]2.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师]演示实验Na与乙醇的反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准确地叙述出该实验的现象,并推断出结论。
结论:乙醇与钠在常温下较缓慢地反应,生成氢气。
[师]说明:实验证明,H2中的H来自于羟基(—OH)上的氢。
[板书]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问题]该反应属于有机反应中的什么反应类型?
[问题]与Na和水反应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NaOH和CH3CH2ONa相比,谁的水溶液碱性更强?
[师]说明:①乙醇与钠的反应类似于水与Na的反应,因此,乙醇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反应要缓和得多,这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在乙醇分子里,被钠取代的氢是羟基中的氢,而不是乙基上的氢。
③乙醇钠在水中强烈水解,具有比NaOH还强的碱性。
④综合乙醇与Na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便知,钾、钙等很活泼的金属也能与乙醇发生反应。
[练习]写出乙醇和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练习]1.实验室常用NaBr、浓H2SO4与CH3CH2OH共热来制取溴乙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Br+H2SO4====NaHSO4+HBr,
C2H5OH+HBr → C2H5Br+H2O。。
[师]乙醇除具有上述化学性质外,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过渡]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出O—H键最易断裂,那么C—H键和C—O键能否断裂呢?
[师]要求学生叙述酒精灯燃烧现象,写出方程式。
[问题]完全燃烧生成且仅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吗?
[设疑]在乙醇的燃烧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若条件改变,有催化剂Cu或Ag参加,产物还是CO2和H2O吗?
[问题]Cu在反应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讲解催化氧化的机理与条件,强调碳上有氢原子@碳上必须有氢原子,有两个氢氧化为醛,一个氢氧化为酮,没有氢不能被氧化。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乙醇在浓H2SO4作催化剂和脱水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即生成乙烯,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因此,乙醇还可发生消去反应。
[板书](3)消去反应(讲解消去反应的机理以及条件,必须存在碳且碳上必须有氢原子)
[问题]如果将该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其产物是什么?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该反应是从分子间脱去1分子的水,也属于消去反应吗?
[练习]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脱水反应都是消去反应。
(2)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学生阅读]资料: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可概括如下:
与金属反应 — 与HX反应—— 酯化反应——
催化氧化— 消去反应 — 分子间脱水 ——
作业:总结醇与其它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醇—卤代烃 醛或者酮 醇钠 醚 酯 烯烃
讨论:氢键
醇的化学性质是按照反应类型讲还是按照醇羟基的反应 羟基氢的反应顺序讲
第二课时:苯酚
教学方法
(1)教师为主导,设计课型,探索性实验为先导,探求性质。
(2)分析对比,练习提高。
(3)多媒体或者实验辅助教学
二、自学提纲(投影打出)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哪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讨论
请同学们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总结刚才实验中你所观察到的苯酚的物理性质。
生:回答。
[板书](一)物理性质
1、 色、态、味。2、 溶解性。3、 毒性(进行安全教育)。
[设问](1)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
生: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2)根据上述现象请你预测苯酚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酸性。
(3)苯酚为什么具有酸性?(追问)物质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过渡]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苯酚的分子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过渡]: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判断苯酚的水溶液具有酸性,那么苯酚的水溶液为什么显酸性呢?(引导学生看动画)
师:引导、启发
生:讨论、归纳,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氢原子易电离,其水溶液呈酸性。
[板书]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苯酚与NaOH溶液的反应
师:启发 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如何?你怎样用事实来证明它酸性的强弱呢?
生:激烈讨论(联系旧知识培养能力)
师: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大胆设想,不怕出错。
难点突破:你能否用现有药品证明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仪器中已放好:石蕊试液,CO2发生的简易装置)
生:总结(1)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不变色。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浑浊出现。
[强调]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无论其量多少,其产物均为NaHCO3。
[板书]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1)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师:大家在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时,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生:生成白色沉淀。
引导:回忆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较苯和液溴与苯酚和浓溴水哪个反应更易发生?为什么?
(动画: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演示)
师: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原子团之间也不例外。
生: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三个氢原子变活泼而易被取代。
师:当你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时,现象如何?
生:无色变成紫色。
师:有何实际意义?
生:可用于鉴别和检验苯酚。
讲述]苯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而被活化,还表现为苯酚能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小结]酚是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有机化合物。苯酚的化学性质不是苯和醇化学性质的简单加和。由于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苯酚具有弱酸性、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等。在实验室里,可以用溴水、FeCl3溶液等鉴定苯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