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导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导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11 15:3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制取 氧气导学案(2课时)

课题3:制取氧气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复习上节内容,阅读本课时内容,完成下面知识。)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______空气的密度(填“大于、小于、等于”)在室温下______溶于水(填“难、易”)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在纯氧中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预习本节内容,我们知道,可以通过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制取氧气。
二、导入新课
(一)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根据(教材[实验2-5.])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完成课文第37页的实验报告。
2、根据[实验2-5]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_____(填“是、否”)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木条,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交流:比较(1)与(2)中实验现象,我们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2-6],在实验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参加了反应吗?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课本第38页有关内容,画出催化剂作用的概念,通过回顾刚才的实验理解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概念。
5、[实验2-6]中,通过观察可以得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的特点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能改变反应速率
B、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C、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通过[实验2-7]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作交流:高锰酸钾没有加入二氧化锰能否产生氧气?(填“能、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试写出加热高锰酸钾的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1、加热氯酸钾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__,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__(填“氧化剂、生成物、催化剂”)
2、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没有用到催化剂的是( )
A、分解双氧水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三)分解反应
1、合作讨论:分析上述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作探究:什么是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试用字母表示出分解反应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1 下列式子表示分解反应的是( )
A、A+B→C+D B、A+B→AB C、AB→A+B D、A→B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B、水泥 过滤→ 泥+水
C、水通电→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自我检测
1、 检验空气氧气的方法是( )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点燃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将气体通往水中
2、在实验室里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除了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还可以用__________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
A、氧化铜 B、硫酸铜 C、硫酸铁 D、氢氧化铜
3、以下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A、分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B、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
C、加热高锰酸钾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4、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改变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性质发生了改变
C、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物质的反应速度
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催化剂又叫触媒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最简便最安全的方法是( )
A、加热分离氧化汞 B、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氯酸钾
6、下列反应,文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双氧水+二氧化锰 →水+氧气 B、氯酸钾 二氧化锰→氧化钾+氧气
C、镁 + 氧气 点燃→氧化镁 D、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7、下列反应属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B、氢气+氧化铜加热→铜+水
C、水通电→氢气+氧气 D、氯化钡+稀硫酸 →硫酸钡+氯化氢
8、飘尘是物质燃烧产物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治降,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从而形成酸雨,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 B、稳定剂 C、催化剂 D、吸附剂
9、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氯酸钾;②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与另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0、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不加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制取氧气以及分解反应。
2、阅读本节内容完成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属于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
(2)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
(一)学习新识,进一步学习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1、该实验中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1)中,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2)中,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步骤(4)中,为什么要给试管预热?怎样给试管预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步骤(5)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步骤(6)中,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1、组装仪器时,必要的操作有_______
A、试管口向上倾斜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铁夹在试管底部
F、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2、检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一端_______,用手掌握紧_______,如果导管口_______,再把手移开,过一会,导管内形成_______,说明此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_______法进行收集,这是因为_______;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方法是________法。
(二)氧气的性质
1、教师演示[实验2-19],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1)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演示[实验2-20]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
(1)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铁丝底端放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瓶中放水或铺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燃烧实验中的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评
1、辨别氯酸钾、氧化铜、高锰酸钾、硫粉,最好选用( )
A、加热法 B、观察法 C、溶解法 D、称量法
2、收集氧气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鼓气球法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中,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1/3的地方
C、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来回预热
D、加热完毕,先拿出导管,后辙酒精灯
4、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酒精灯 ③大试管 ④天平 ⑤胶头滴管 ⑥水槽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⑥ D、①④⑤
5、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铁丝+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B、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氧气
C、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D、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6、木炭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验证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加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用燃着木条 D、稀盐酸溶液
7、有A、B、C三种物质,A为淡黄色粉末,燃烧后有刺激性气体D产生,B为黑色固体,燃烧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为紫黑色固体,加热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F,F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以上事实,推测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主要步骤
A、给试管加热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D、将药品装入试管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G、将导管从槽中取出
以上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由于操作不当引起试管爆裂,请同学们分析试管爆裂的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答案
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 小于,难;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因为纯氧的浓度大;3、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
二、导入新课
(一)2、(1)否,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的量很少(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了足够多的氧气(3)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不不加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产生氢气要快3、没有,催化作用5、(1)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2)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3)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
基础巩固 1、D
(二)1、实验仪器: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导管、水槽、集气瓶;实验原理:氯酸钾 二氧化锰→氧化钾+氧气;收集方法:排水法;2、(1)紫黑色(2)能,因为在加热高锰酸钾是有二氧化锰产生;(3)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基础巩固 1、催化剂,生成物;2、B
(三)1、由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2、在化学反应中由一种物质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3、AB→A + B;4、由一变多
基础巩固 1、C;2、C;
自我检测
1-5:C B D D B 6-8:A C C
9、(1)过氧化钠 + 二氧化碳→碳酸钠 +氧气(2)②,不要加热;不要加催化剂 10、能,因为加热高锰酸钾会放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又可以做氯酸钾的催化剂
第二课时
一、 课前预习
2、(1)分解(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导入新课
(一)1、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是发生装置,导管、水槽、集气瓶是收集装置 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品装入试管(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4)给试管加热(5)收集气体(6)停止加热,撤离酒精灯 3、先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掌握紧试管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把手移开,过一会,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此装置不漏气。4、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5、不预热容易造成试管爆裂;将酒精灯在试管低部来回运动 6、开始的气泡是试管里的空气 7、如果先撤离酒精灯会使水倒吸,造成试管爆裂
基础巩固 1、BCF 2、放入水中,试管壁,有气泡冒出,一段水柱;3、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排水法
(二)1、(1)复燃发出白光(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木炭 + 氧气→二氧化碳 2、(1)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使铁丝达到燃烧的温度(3)防止高温熔融物跌落炸裂瓶底(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铁丝+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自我检测
1-6:B C A D B A
7、A:硫粉B:木炭C:高锰酸钾D:二氧化硫E:二氧化碳F:氧气 8、B D C A E F
9、(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没有有酒精灯预热(3)他可能是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导致水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