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学案含答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学案含答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1 22:39:19

文档简介

5 《孔乙己》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
2.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深意。
【学习重点】
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
2.掌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学习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命运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家、 家、 家。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 》,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背景资料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收录于小说集《 》。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辟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土壤仍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因此迫切需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二十多年前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旨在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反思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尖锐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3.文体知识
小说是以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 、 、 、 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 环境和 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 、 、 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官场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4.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咸亨     荤菜
阔绰 砚
附和 羼水
门槛 蘸
舀 打折
绽出 不屑
颓唐
(2)词语释义
阔绰:
羼:
君子固穷:
间或:
营生:
不屑置辩:
颓唐:
服辩:
年关: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来划分段落层次。




3.根据文中的描述,整理孔乙己的个人信息资料,初步了解其人其事。
(1)姓名:
(2)年龄:
(3)身体状况:
(4)谋生手段:
(5)最喜欢穿的衣服:
(6)最喜欢说的话:
(7)最喜欢去的地方:
(8)最喜欢的饮料:
(9)最气愤的事:
(10)最痛心的事:
(11)最值得骄傲的事:
(12)最值得肯定的方面:
(13)最喜欢的群体:
(14)最不幸的事: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四、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周树人 《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野草》
2.《呐喊》
3.刻画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长篇、中篇、短篇
4.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咸亨(xián hēng)     荤菜(hūn)
阔绰(chuò) 砚(yàn)
附和(hè) 羼水(chàn)
门槛(kǎn) 蘸(zhàn)
舀(yǎo) 打折(shé)
绽出(zhàn) 不屑(xiè)
颓唐(tuí)
(2)词语释义
阔绰:阔气。
羼:混合,掺杂。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营生:谋生。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屑,认为值得(做)。
颓唐:精神萎靡。
服辩:即认罪书。文中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认罪的书状。
年关:年底。旧时年底债主要向欠债的人索债,欠债的人过年如同过关,所以叫“年关”。
五、整体感知
1.小说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2.第一部分(1~3):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本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3.(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亨酒店。(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架子,炫耀阔绰。(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死要面子、自欺欺人。(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12)最值得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通过这份个人资料,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潦倒、没落、腐朽的底层知识分子。

6 《变色龙》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课文大意。
2.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3.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品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契诃夫小说善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揭露社会本质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契诃夫(1860—1904), 国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 、美国的 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 》,剧本《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2.背景资料
《变色龙》写于1884年。1881年,亚历山大三世上台,他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统治蒙上一层温和的面纱。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警棍揍人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 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一个普通的警察,更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3.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契诃夫     蔑
筛子 醋栗
乞丐 魁梧
赔偿 胚子
猪崽子 洋溢
恐吓
(2)词语释义
魁梧:
异想天开:
荒唐:
洋溢:
伶俐:
恐吓:
径自: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其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




3.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他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四、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俄国 莫泊桑 欧·亨利 《装在套子里的人》
2.奥楚蔑洛夫
3.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契诃夫(qì hē)     蔑(miè)
筛子(shāi) 醋栗(cù lì)
乞丐(qǐ gài) 魁梧(kuí wú)
赔偿(péi cháng) 胚子(pī)
猪崽子(zǎi) 洋溢(yì)
恐吓(hè)
(2)词语释义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五、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警官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第二部分(6~27):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作者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对警官处理“狗咬人”案件时的表现作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他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丑态。第三部分(28、29):故事的结局。写奥楚蔑洛夫审案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吓。
2.态度经历了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是娇贵的动物,赫留金受斥责。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宣判:“野狗”“弄死”。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宣判:小狗“怪伶俐的”,赫留金遭辱骂。
3.从始至终都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变的是对事实的态度,不变的是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劣品行。

7 《溜 索》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细读小说,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
积累生字新词,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用简洁的语言、精练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作家、编剧。其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对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代表作有小说《 》《 》《 》等。
2.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腮      呕
跺 绞
鬃 脑髓
一睹 滇西
驮子 锱铢
黏汗 盘桓
顷刻 蓦地
战战兢兢
(2)词语释义
探视:
盘桓:
顷刻:
涓涓:
森气:
蓦地:
迟疑:
战战兢兢:
锱铢:
千钧之力: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四、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棋王》《树王》《孩子王》
2.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腮(sāi)      呕(ǒu)
跺(duò) 绞(jiǎo)
鬃(zōng) 脑髓(suǐ)
一睹(dǔ) 滇西(diān)
驮子(duò) 锱铢(zī zhū)
黏汗(nián) 盘桓(huán)
顷刻(qǐng) 蓦地(mò)
战战兢兢(jīng)
(2)词语释义
探视:察看。
盘桓:回环旋绕。
顷刻:极短的时间。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森气:森严可畏的气势。
蓦地:出乎意料的;突然。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铁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千钧之力:形容力量之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五、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9):“我”和驮队一道来到怒江边,准备溜索过江。第二部分(10~24):在首领的指挥下,驮队陆续溜索过江。第三部分(25):过江后,驮队继续上路。

8 《蒲柳人家(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
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感受其中浓郁的民族传统气息,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 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 , , , ”的创作风格,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2.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痱子      擀面杖
腌臜 捯气
筵席 名讳
戏谑 荣膺
坍塌 呱呱坠地
两肋插刀 嘬
剜肉 抡
烙 烟囱
驾驭 掂量
(2)词语释义
白瞪:
勒令:
戏谑:
荣膺:
腻歪:
妙手回春:
一气呵成:
不耻下问:
咬文嚼字: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望眼欲穿:
天伦之乐:
不知好歹:
两肋插刀: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集中刻画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2.课文是整部小说的前两节,但情节相对独立完整。请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


3.通读课文,归纳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各自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4.何满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在小说中起着什么作用?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点拨要点
四、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2.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痱子(fèi)      擀面杖(gǎn)
腌臜(ā za) 捯气(dáo)
筵席(yán) 名讳(huì)
戏谑(xuè) 荣膺(yīng)
坍塌(tān tā) 呱呱坠地(gū)
两肋插刀(lèi) 嘬(zuō)
剜肉(wān) 抡(lūn)
烙(lào) 烟囱(cōng)
驾驭(yù) 掂量(diān)
(2)词语释义
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勒令: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腻歪:方言,厌恶,厌烦。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不知好歹: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多形容不辨是非,不知轻重利害。也指不懂得别人的好意。
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性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
五、整体感知
1.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2.“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3.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何满子:聪明机灵、活泼顽皮。奶奶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豪爽坦诚、口利心甜、溺爱孙子。爷爷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好说大话、喜戴高帽子、爱讲排场、爱摆阔气。
4.何满子是一个好动顽劣、聪明机灵、好学爱问、伶俐可爱的孩子。他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由他串起了整个故事。用一个小孩的眼睛看世界,可使故事场景连贯、情节简明,易于读者感受并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