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梨 园 金 曲
走进京剧
歌曲
说一说 比一比
歌
京剧起源
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四大徽班。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在音乐、服装、化装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哪一个标志着京剧的起源?
1、三大徽班进京
2、四大徽班进京
3、五大徽班进京
京 剧 行 当
京 剧 的 行 当
京剧的行当
生 旦
净 丑
生 行
老生 小生 武生
红生 娃娃生
所谓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短打武生是穿短衣裤,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矫健敏捷,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在武生行当里,还有一种不说话的专门翻跟头或以跌扑为主的叫翻扑武生,内行叫做撇子武生。
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髯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生,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是本嗓。照规矩,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可以分成这么几种: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唱工老生也叫做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做工老生又叫做衰派老生,是以表演为主的一种行当。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
小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假声一般说比较尖、比较细、比较高,声音听起来比较年轻,从声音上跟老生有所区别。小生所用的假声,跟旦角所用的假声并不一样。听起来声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刚健,却并不粗野。这种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京剧小生这一行,历来是人才较少的行当。
旦 行
老旦 花旦
青衣 刀马旦
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从表演上来,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在说白上是以京白为主,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花旦可以分为闺门旦、玩门旦、泼辣旦、刺杀旦。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一类是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
净 行
正净 副净
武净 油花脸
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俗称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丑 行
文丑 武丑
丑婆 方巾丑
净行里有大花脸、二花脸,而丑行则叫做小花脸,或者叫三花脸。因为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宝形或是倒元宝形,叫做腰子形,还有的是枣核形,根据不同的人物,画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白粉块。丑行中,有些是扮演阴险狡猾、贪鄙自私的角色,可是更多的是扮演机警、伶俐、幽默,甚至很正直、很善良的角色。
歌曲
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种类很多。 如: 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南梆子、昆曲。
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压抑的情绪。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歌曲
脸 谱
脸谱是戏剧人物在面部用图案化的化妆方式来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图谱。通常净和丑两种角色总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而与生和旦得略时彩墨形成对比。
脸谱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形”、“神”、“意”三方面,取形往往夸张,但其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取形的目的就在于“传神”例如表现张飞的笑、项羽的哭、包拯的愁;带有褒善贬恶的形象例如 鲁智深的螳螂眉象征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性格;娄阿鼠脸上的白老鼠象征其偷偷摸摸的鼠窃性格),这就是“寓意”。故此脸谱不仅是为了化妆,是为了艺术形象的完美。
脸谱的谱式很多,诸如:整脸(多用于正面人物,如关羽、包拯)、水白脸(多用于奸诈的权贵人物,如曹操、严嵩)三块窝脸、十字门脸、元宝脸、歪脸等。
歌曲
脸 谱
安殿保
昂日鸡
敖广
白胜
敖闰
蒋平
黄龙基
晁盖
程咬金
常遇春
陈忠
大鹏
白虎
姜维
白猿 包拯 晁盖 程咬金 曹操
二郎神 财神 黄龙基 黑风力
白猿 包拯 晁盖 程咬金 曹操 二郎神 财神 黄龙基 黑风力
红娘(岳惠玲) 曹操 水袖功(张火丁) 典韦
百花公主 花木兰 窦尔顿 霸王别姬
红娘(岳惠玲) 曹操 水袖功(张火丁) 典韦
百花公主 花木兰 窦尔顿 霸王别姬
动一动 演一演
歌曲
歌剧、话剧、哑剧、舞剧各自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什么?
那么京剧是否也具备这些表演形式?
1.戏曲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步。
2、京剧的主要表现形式
唱、念、做、打
京 剧 的 场 面
文场:管弦乐部分叫文场,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
武场:打击乐部分叫武场,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在文场中板有一人演奏,在乐队中起着领奏和指挥的作用。
京 剧 的 锣 鼓 经
锣鼓经亦称“锣经”。京剧打击乐中各种形式的泛称。用鼓、板、大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抒情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例如:长锤、四击头、积极峰、冲头等。
锣鼓经记法:一般用仓、台、七、札、冬等字做音符。仓---大锣、台---小锣、七---钹、
札—闷打、冬---鼓、大---梆子、另—小锣小镲齐奏、隆冬—鼓联打、乙---空音。
实践与创造
一、打锣鼓经
二、做京剧动作的害羞、哭泣、穿针
三、贴脸谱
念法 大大 大大∣乙 乙台∣:仓七 台七∣仓七 台七:∣仓七 台七台∣仓○ ○
鼓 xxxx ∣ x x ∣:xxxx∣xxxx: ∣xxxxx ∣x○ ○
小锣 ○ ○ ∣○ ○x ∣: x xx x ∣ x xx x :∣ x xx ∣x○ ○
钹 ○ ○ ∣○ ○ ∣: ○x○x∣ ○x○x:∣ ○x ○x ∣x○ ○
大锣 ○ ○∣○ ○ ∣:x _ ∣ x _ : ∣ x _ ∣ x○ ○
戏 曲 欣 赏
戏曲1
戏曲欣赏
戏曲2
戏曲欣赏
戏曲3
戏曲连线
河南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豫剧
湖北 《夫妻双双把家还》 越剧
浙江 《花木兰》 黄梅戏
戏曲连线
河南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豫剧
湖北 《夫妻双双把家还》 越剧
浙江 《花木兰》 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