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2 18: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八章 运 动 和 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体验 力和运动
活动1:骑自行车前行,停止蹬动时,观察自行车的运动情况。
活动2:用脚踢足球,使其在地面滚动,观察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情况。
(1)活动中,停止用力后,自行车和足球运动得越来越
     。
(2)自行车和足球最后停下来的原因是  。
提示:(1)慢
(2)受到地面的阻力?
1.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
3.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得出的?
探究 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猜想:由“体验”可知,阻力对物体的运动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提示:通过“体验”发现,自行车和足球受到地面的阻力,运动越来越慢,最终停止,故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是有影响的。
参考答案:有?
2.实验设计:结合如图分析




(1)实验中,如何使小车滑下斜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参考答案:每次实验都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
(2)实验中,如何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
参考答案:在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或棉布,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中,如何判断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提示:实验中,小车从斜面滑下后,会继续在平面上滑动,因此可观察小车在平面上的滑动距离,判定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动的距离,滑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阻力对小车运动影响越小。
3.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棉布 较大 较短
木板 较小 较长
提示:棉布表面较粗糙,木板表面较光滑,由表中记录的现象分析可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参考答案: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交流与评估:假设小车运动时,接触面足够光滑,不受阻力,则小车  。
这种推理方法称为  。
提示:由以上结论可以推理:若让小车在比木板更光滑的平面上运动,阻力将更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更长;若小车受到的阻力减小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参考答案: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科学推理法
探究 2 牛顿第一定律?
1.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
参考答案: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由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分析,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就说明了该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是天体还是尘埃,该定律都适用。
参考答案:一切物体
3.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由牛顿第一定律知,不受力是成立的条件。“不受力”有两种理解:一是物体不受任何力,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受力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参考答案: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4.如何判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提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两种:运动和静止。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不受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根据原来的运动状态判断,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不受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吗?它是怎么得出的?
提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得出来的,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
参考答案:不能 在实验基础上,再合理推理得出的。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状态或___
___________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的_____而概括出来的,因此它_____(选填“是”或“不是”)实
验定律。
没有受到力
静止

速直线运动
经验事实
推理
不是
【拓展延伸】理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
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推理法以大量事实为基础,以实验为原形。
例如,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考点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典例1】(邵阳中考)杨帆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棉布、木板、玻璃),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先后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她的实验记录如下:
根据杨帆同学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运动。
物体表面 表面状况 小车运动的距离
棉布 粗糙 20cm
木板 较光滑 45cm
玻璃 光滑 76cm
【思路导引】主要是通过分析阻力的变化及观察小车运动的情况得出结论。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远 小 匀速直线
【方法归纳】本实验研究方法
(1)转换法: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距离来判断,运动的距离越远,阻力对小车的运动影响越小。
(2)控制变量法:小车的运动距离不但受阻力大小影响,还受到速度影响,为了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控制速度相同。
(3)科学推理法: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推理,若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也称为理想实验法。
考点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典例2】(温州中考)如图是小明自制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应注意瓶塞向右冲出时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精讲精析】选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瓶塞向右冲出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瓶塞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瓶塞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方法归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方法。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经过推论得出的。故选D。
2.(齐齐哈尔中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小球正在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
3.如图所示,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故外力全部消失后,仍然保持静止。
4.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在木板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
C.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实验中,通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32.6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的理解与分析。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故A的说法正确;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得最远,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故B的说法正确;实验中,小车最终停下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的说法错误;实验中,从毛巾到棉布,再到木板,表面依次变光滑,阻力越来越小,这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而在实验的基础上,再通过推理得出不受力时的情况,这是运用了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D的说法正确。故选C。
5.(陕西中考)如图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做        。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小车应从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使其到达斜面底端的初始速度相等,比较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或路程)。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就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对理想状态的想象与推理,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
答案: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6.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改变
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在2 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一结论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时间里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没有人怀疑过,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伽利略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反复实验,发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为了让人们确信这一点,他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实验:他让一大一小两个实心铁球同时从斜塔上同一高度落下,人们惊奇地发现两球几乎是同时着地的。看着人们迷惑不解的眼神,伽利略做了解释:人们平时看到的纸片比铁球下落得慢是空气阻力作用的结果。
(1)大小不同的铁球下落时也都受到空气阻力,但为什么下落得几乎一样快?
(2)假设你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纸片和铁球,它们将    (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解析】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由于两个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于它们的重力要小得多,其对铁球的运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其下落的速度几乎一样快。
(2)由于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两者都不受空气阻力,故纸片与铁球同时落地。
答案:(1)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于其重力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2)同时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为    。




【学生自答】c
【教师点评】路线c是错误的,若沿c运动,很明显,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改变的,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改变运动状态需要力,而现在物体不受力,因此不会沿c运动。
【正确解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