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保护生存环境课件练习(打包7套)新人教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保护生存环境课件练习(打包7套)新人教版选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21:56:25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1.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2.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3.以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破坏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为例,掌握改善大气质量的途径。
4.了解室内的一些主要污染物。
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
(1)洁净的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__________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笃学一 大气污染的危害
N2 
O2 
稀有气体
CO2 
水蒸气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飘尘 
光化学烟雾、酸雨 
温室效应 
破坏臭氧层
大气污染物 主要成分 危害
可吸入
颗粒物 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称______ 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化的催化剂
S的氧化物 SO2、SO3 酸雨
N的氧化物 NO、NO2 ________________
C的氧化物 CO 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
碳氢化合物 CH4、C2H6 __________
氟氯代烃 CF3Cl(氟利昂)等 温室效应,____________
2.酸雨
(1)酸雨的概念
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__,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
酸雨的pH______,是由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5.6 
<5.6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酸雨的形成原理
硫酸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型:3NO2+H2O===2HNO3+NO。
(3)我国酸雨类型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__________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硫酸型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3.臭氧层受损
(1)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__________和含溴的卤代烷烃、CH4、CCl4、__________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
(2)参与破坏臭氧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Cl在其中起了______作用。
氟氯代烷 
氮氧化物 
ClO+O―→Cl+O2 
2O3―→3O2 
催化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
(2)危害: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CO2、CH4、N2O、氟氯代烷 
CO2
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
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
笃学二 改善大气质量
氢、氧、氮、硫 
CO、NO、NO2、SO2 
(2)减少污染的措施
①改善燃煤的质量
如推行煤炭的__________,限制__________、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等。
②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
如调节燃烧时的空燃比、采用新型煤粉燃烧器,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SO2的含量,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选加工 
高硫分 
CaCO3+O2+2SO2===2CaSO4+2CO2
④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利用_________、_______、地热能、________和氢能等新能源。
气化 
液化 
太阳能 
风能 
核能
2.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1)汽车尾气的组成
汽车尾气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2)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
①推广使用________汽油
含铅汽油是指加入抗爆震剂____________的汽油,现在广泛采用无铅汽油抗爆震剂甲基叔丁基醚等。
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 
无铅 
四乙基铅 
②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
通常采用铂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发生的反应如下:
前半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半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新燃料或动力
如以______________为燃料,以____________为汽车提供动力。
液化石油气 
锂离子电池

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1)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2)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带来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放射性元素____等污染物。
CO、CO2、
NO、NO2、SO2和尼古丁 
甲醛、
苯、甲苯、二甲苯 


【慎思1】 空气的成分是不是不变的?
【答案】干燥清洁空气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而受污染的空气的组成是可变的。
【慎思2】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就当前来看,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有效而又可行的措施,主要有三大项: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三是植树造林,转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慎思3】 工业上煤炭是如何脱硫的?

【慎思4】 如何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答案】①讲究厨房卫生。
②合理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和清洁剂。
③家庭装修要简单,装修后不宜立即入住。
④居室要适当绿化。

【慎思5】 正常雨水偏酸性,但为什么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答案】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慎思6】 什么是低碳生活?怎样做到低碳生活?
【答案】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CO2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主要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例如:①随手关灯;②少开空调;③多利用太阳能代替电能(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④节能环保袋代替塑料袋等;⑤废纸、纸箱、易拉罐、塑料等回收利用。
1.正常雨水的酸性
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的缘故。
酸雨的危害和防治
3.酸雨的危害
(1)酸雨进入江河湖泊,会导致鱼类难以生存,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
(2)酸雨落至土壤中,使其中的钙、镁、磷等营养元素溶出,并迅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被逐渐酸化,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遭到破坏。
(3)酸雨使桥梁、雕塑等建筑的腐蚀加快,许多千年古迹因此而遭到严重破坏。
(4)酸雨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酸雨渗入地下水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饮用这种水会危害人体健康。
4.酸雨的防治
(1)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2)其次,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此外,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间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
①雨水样品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混合,pH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测定雨水样品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pH逐渐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这种雨水将给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造成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H2SO3的酸性比H2SO4弱,所以可能是H2SO3被氧化为H2SO4。
点评 酸雨样品pH逐渐减小,说明酸雨样品中酸性物质含量增加,从而改变了雨水的pH,使植物、土壤、人以及动物等都遭到危害。

A.由于近几十年来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古建筑的磨损
B.由于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
C.少用煤做燃料或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生石灰,均能减小古建筑的腐蚀
D.由于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
【答案】BC

【解析】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少用煤做燃料或在已酸化土壤中加生石灰均可减少大气中SO2的浓度,减少建筑物道的腐蚀。
1.温室效应的含义
大气中的CO2、CH4及NO等温室气体允许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这些温室气体又能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层内,仅让很少的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2.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温室气体 主要来源
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的燃烧(最大来源),森林、草原、植物秸秆燃烧,动物呼吸
甲烷 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石油的开采和炼制,天然沼气池、煤矿坑道排放的气体
一氧化二氮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高温燃烧,喷气式飞机在飞行中排出的气体,化肥的大量使用
氟氯代烷 制冷剂和喷雾剂等含氟氯代烷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3.温室效应加剧的不良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5)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一些物种将灭绝。
(6)增加传染病的传播概率,危害人类健康。

4.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发展核能和氢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控制煤矿、稻田和垃圾填埋场等场所排放的甲烷;控制人口增长,等等。
(2)除去或回收温室气体。

(3)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CO2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D.CO2可以防止地表热量向太空中辐射
解析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和HNO3,其中H2SO4含量更高。酸雨的形成是大量燃烧含硫物质和汽车尾气所致。
2SO2+O2+2H2O===2H2SO4
4NO+3O2+2H2O===4HNO3
氮氧化物、氟氯烷烃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CO2、颗粒状悬浮物增多造成的。CO2能吸收红外光,抑制地表热量向太空中辐射。曾有人研究估算,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0%,地球表面温度就能升高0.5 ℃。
答案 (1)A (2)A (3)D
【答案】B
【解析】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主要是磷元素的含量过高;水俣病属于汞中毒;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造成的。而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由缺碘引起的。
1.一氧化碳
CO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人在呼吸时,肺部的O2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这样,血液就能把O2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使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常见的室内污染物

而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O2的200~300倍,当室内CO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会因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冬季用煤火取暖,以及用煤气、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作燃料的家庭,应注意室内通风,安装烟囱或抽气换气机等,以防止CO中毒。

2.甲醛
HCHO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来自制造人造板材、家具以及装修时所用的黏合剂。HCHO可刺激人的眼、呼吸道黏膜,引起流泪、气喘和胸闷等。长期接触低剂量HCHO可引起过敏性皮炎,造成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引发癌症。
室内HCHO的含量与污染源的释放量、时间、温度和通风程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和通风最重要。

3.氡
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是一种主要的室内放射性污染物。氡主要来自地下岩石或土壤,以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等。长期吸入氡会引起肺癌,因此,氡常被称为“隐形杀手”。
解析 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都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
答案 A
【答案】D


【解析】苯是大气污染物,不是绿色溶剂,A项错误;常温常压下,甲醛是气体不是液体,B项错误;甲醛极易溶于水而苯不能,C项错误;某些新购置的轿车内使用了不环保、能释放出苯和甲醛的黏合剂,苯和甲醛缓慢挥发,污染车内环境,D项正确。
根据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当大气中碳氢化合物(RH)和二氧化氮(NO2)共存时,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首先发生NO2和RH的光解反应,反应产生的氧原子(O·)和烷基自由基(R·)都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臭氧(O3)和过氧烷基自由基(RO2·);RO2·与NO2光解产生的NO反应,生成烷氧基自由基(RO·),RO·与NO2反应,生成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实验探究九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条件

由此可见,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①空气中有较多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②强烈的日光照射。因此光化学烟雾一般于夏秋季节发生在60°N~60°S的一些大城市。
【答案】C






第1节 改善大气质量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酸雨的危害和防治
1.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煤等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造成的,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含硫煤的使用,燃料脱硫也可以减少SO2的排放量,这些措施都是可行的。
2.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Cl2、N2、酸雨 B.SO2、NO2、CO、烟尘
C.NH3、CO2、NO、雾 D.HCl、SO2、N2、粉尘
【答案】B
【解析】我国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燃料燃烧,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对我国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有:悬浮微粒(TSP)、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光化学氧化剂(O3)六种。它们也是大气监测的主要对象。
3.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民用上大量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有效控制酸雨的形成
D.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使土壤酸性增强,腐蚀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所以B错。
4.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使用可降解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碳氧化物
D.生铁炼钢时须除去生铁中的碳,以避免因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能使塑料被微生物分解,可防止白色污染,故A正确;“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故B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所致,与碳氧化物无关,故C错误;生铁炼钢的过程中,含碳量在减少,但不能完全除去,所以不可避免因钢铁中含有碳而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错误。
5.某市晚报曾报道,该市七条交通主干道的空气污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答案】B
【解析】此题所指的是“交通主干道”的空气污染严重,这显然与汽车等所排尾气有关。由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电火花放电又使进入汽缸中的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中的硫元素氧化生成二氧化硫等。
6.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答案】D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化石燃料属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它们的燃烧过程都会生成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有害气体,如SO2等,因此不符合“蓝天工程”的要求。
7.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有毒气体)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2转化。
(1)写出NO和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植树造林 B.开发氢能源
c.尾气达标排放 D.使用含铅汽油
【解析】写CO、NO反应相对应的,则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是N2和CO2。SO2转化为SO3,SO3转化为H2SO4后,空气的酸度明显提高。
【答案】(1)2CO+2NON2+2CO2,2SO2+O22SO3,H2O+SO3===H2SO4 (2)H2SO4是强酸,它比SO2更能提高空气的酸度 (3)bc
8.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高达20亿元之多的损失。为有效地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回答下列问题:
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煤、石油等燃料的直接燃烧,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酸雨,这三者之间有必然联系。SO2在环境的哪个区域都是污染物。
【答案】不可取;因为排放的SO2总量不变,环境污染的程度未减弱
考查点二 温室效应
9.环境污染已严重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 酸雨 O3
B 温室效应 CO2
C 南极臭氧层空洞 SO3
D 光化学烟雾 N2
【答案】B
10.科学家研究南极冰芯样本后发现:工业革命前的65万年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稳定,CO2含量一直处在180 ppm~289 ppm之间,CH4含量在320 ppb~720 ppb之间,现在大气中的CO2和CH4含量分别高达380 ppm和1 700 ppb,导致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pm即106ppb)(  )。
①以煤为能源的机器的广泛使用 ②以石油为能源的机器的广泛使用 ③以原子能为能源的核工业的发展 ④以风能、太阳能为能源的新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所有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因素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11.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②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大量的温室气体(CO2)排放有关,O3是防止紫外线辐射的,错误;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只能减弱温室效应,不能消除。
考查点三 常见的室内污染物
12.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 B.苯
C.重金属 D.甲醛
【答案】C
【解析】重金属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
13.在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城区和建筑群中,室内空气的污染有时会比室外更严重。目前已发现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达300多种。
(1)室内装修材料及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
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
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
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
(2)请写出除甲醛外的常见的两种室内空气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在房间内,放置适量的吊兰、芦荟等植物有利于净化空气,但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紧闭门窗,甲醛被封闭在室内,人入住后容易中毒。(2)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还有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CO、CO2、NO、NO2、SO2和尼古丁等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除甲醛外的苯、甲苯及放射性元素氡等,可任写几种。(3)题干中突出字眼“晚上”应考虑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答案】(1)D
(2)CO、苯、氡、CO2、NO、NO2、SO2、尼古丁等任写两种
(3)在晚上无阳光时,植物主要是吸收O2,呼出CO2







PAGE



1



(共21张PPT)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1.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
2.掌握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3.掌握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原理。
1.
笃学一 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资源 
人体健康 
工业 
农业和渔业生产
汞、镉、铅、铬 
冶金 
电镀 
有机化
合物 
含N的蛋白质 
含P的洗涤剂和磷肥 
氨基酸 
HNO2 
HNO3 
硝酸盐 

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__________,并释放出养分,而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在江河湖泊中出现被称为“__________”,在海湾出现叫“__________”。
(3)其他污染物
石油泄漏、农药的广泛使用,工业废水中的酸、碱、盐等。
氧 
水华 
赤潮
1.根本措施: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排放。
2.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一般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水处理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笃学二 改善水质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 
一级、二级和三级
3.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
Ca(OH)2 
H2SO4 
Na2S 
FeSO4

【慎思1】 你知道哪些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答案】(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3)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慎思2】 明矾净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在明矾净水的过程中,Al(OH)3胶体形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Al(OH)3胶体粒子与水中的悬浮颗粒共同沉淀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A-d B-e C-c D-a E-b
1.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和铬(Cr)等。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子和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它们能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体外,因此危害很大。
重金属污染
2.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被富集,如下图所示:
解析 B项中食用含镉水稻引起的是“痛痛病”。水俣病是由有机汞引起的。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被富集,深海的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浓度应该是最小。
答案 A
【答案】D


【解析】在池沼的水中,CH4、微生物的浓度较高,有利于HgCl2向CH3HgCl转化。CH3HgCl比HgCl2的毒性更大,所以该过程会使水的污染程度加深。
1.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常见的污水及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 处理方法
有细小悬浮颗粒的废水 加入混凝剂使细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沉淀而分离除去
酸性废水 用碱性物质中和
碱性废水 用酸性物质中和
油类、氰化物、硫化物 用空气、臭氧、氯气等作氧化剂将这些物质氧化而除去
重金属离子 常通过调节废水的pH,将它们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而除去
2.自来水、纯净水的制取方法
方法 试剂或用品 目的
沉淀 铁盐或铝盐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过滤 细沙 除去沉淀和残存的悬浮物
曝气 空气 增加水中含氧量,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消毒 漂白粉、ClO2、O3等 杀死水中有害的微生物
软化 石灰、纯碱或磺化煤 除去或减少水中Ca2+、Mg2+,降低水的硬度,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
去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 除去水中某些离子,如Na+、Cl-等,制得纯净水
解析 蒸馏可以制得非常纯的蒸馏水,几乎不含任何杂质离子,故A项正确;加热煮沸只可降低Ca2+、Mg2+和HCO的浓度,而不能完全除去Ca2+、Mg2+,同时也不能除去Cl-;石灰纯碱法或离子交换法虽比加热煮沸除Ca2+、Mg2+彻底,但仍不能完全除去,也不能除去其他阴离子,并在除掉Ca2+ 、Mg2+的同时增加了Na+浓度,所以B、C、D项均错误。
答案 A
【答案】A
【解析】使污水中砂、水分离是在曝气沉砂池中完成的。






第2节 爱护水资源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重金属污染
1.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水华 ②光化学烟雾 ③水俣病 ④痛痛病 ⑤潮汐 ⑥温室效应 ⑦赤潮
A.⑤   B.①④  
C.①②   D.①
【答案】A
2.连线题:将左栏与右栏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
①Hg2+ a.无菌无毒
②细菌 b.水俣病
③镉 c.痛痛病
④Fe2+ d.水体富营养化
⑤N和P e.O3
【解析】20世纪,水溶液中Hg2+超标、镉超标分别在日本引发了水俣病和痛痛病;细菌可用O3杀死;Fe2+可被O3氧化为Fe3+;Fe2+、N和P无菌无毒;N和P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答案】①—b ②—e ③—c ④—a(或e) ⑤—a(或d)
3.(1)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能在生物体内________,不易排出体外,故危害很大。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______________,浓度逐级加大,而人正处于______________,通过食物或饮水,将这些重金属摄入体内,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
(2)写出水中的无机汞(如HgCl2)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氯化汞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水解的产物NH3在微生物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为________,进而氧化为________,其过程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铬等,这些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起来,因此危害很大。
【答案】(1)汞 镉 铅 铬 积累 食物链被富集 食物链的终端
(2)HgCl2+CH4CH3HgCl+HCl HNO2 HNO3 2NH3+3O22HNO2+2H2O
2HNO2+O22HNO3
考查点二 常见的污水及处理方法
4.下列能引起水源污染的是(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土壤等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的排放 ③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施用不当 ⑤雷雨闪电时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A.②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能引起水源污染的主要是重金属、植物营养物质,石油泄漏,农药的广泛使用,工业废水中的酸、碱、盐等。
5.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物质,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下列有关该金属氧化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形成酸雨的SO2氧化为SO3
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CO2和H2O
C.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H2O和CO2
D.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CN-氧化成CO2和N2
【答案】A
【解析】该题应从“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着手考虑,SO3同样污染环境。
6.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污水处理主要是除去水中含有多余的金属离子,调节酸碱性,除去泥沙等不溶物,除去有毒物质。
7.1953年日本水俣湾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中毒事件,造成人畜大量死亡。科学家分析发现,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比周围水体内的甲基汞含量高3000倍,那么甲基汞进入鱼体内的主要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渗透作用
C.水中食物链 D.鳃部交换气体随血液循环
【答案】D
8.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现象为鱼类等提供了大量食物,有利于它们的大量繁殖与生长
【答案】D
【解析】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海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鱼类缺氧而死亡,造成水质恶化。
9.下列对使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
B.合理调整用水结构,使之利用效果最佳
C.禁止使用水库中的储备水
D.实现低污染或零污染排放
【答案】C
【解析】对水的使用要注意节约用水、控制污染和污染处理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对水应该是合理利用,而不是不能利用。
10.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矿渣堆放在河边 B.生活垃圾露天堆放
C.电镀废水直接排放 D.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答案】D
【解析】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11.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有关水的知识,错误的是(  )。
A.增强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继续改善水环境
B.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质、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
C.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部分地区用水资源紧张
【答案】D
【解析】地下水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应该合理开发。
12.为了获取大量的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厂需要用适宜、高效的方法和流程将天然水悬浮物、致病细菌等有害成分降低到规定的含量。
(1)要达到上述目的,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①沉降②________③曝气④________。“曝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①步中,下列物质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
A.明矾   B.膨润土  
C.烧碱
(3)在将天然水制成生活饮用水的过程中,水中不需要除去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项)。
(4)在经过上述四个步骤的处理之后,如果水中Ca2+、Mg2+的含量超标,还要将水进行________。
【解析】在沉降之后必然是过滤。加消毒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曝气”就是使水暴露在空气中,使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以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明矾可做水的混凝剂,膨润土可做水的辅助混凝剂。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等最好不要除去。降低水中Ca2+、Mg2+含量的过程叫做硬水的软化。
【答案】(1)过滤 消毒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2)AB
(3)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等
(4)软化
13.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
(1)造成黄浦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黄浦江水域“水花生”大量生长繁殖的元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黄浦江水体污染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要想改变这一状态,必须控制废水、污水的排放。
【答案】(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2)①排入黄浦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富含氮、磷等养料,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②因改变饲养饲料,破坏了“水花生”这条食物链,使“水花生”等大量生长繁殖
(3)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PAGE



1



(共25张PPT)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
1.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2.掌握垃圾处理遵循的原则及常用方法。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办法。
1.处理垃圾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笃学一 垃圾处理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卫生填埋 
堆肥 
焚烧
3.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1)意义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_________又防止_____,符合____________的要求,正成为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2)我国的垃圾分类方法
我国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中有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和八个细分的____________。
自然资源 
污染 
可持续发展 
二级类别
4.生活中两类特殊的垃圾
(1)废旧电池
①危害:废电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②处理措施:推行干电池的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废电池汞污染的根本措施。
Hg或Hg的化合物 
低汞化和无汞化 
(2)医疗垃圾
①危害:医疗垃圾中含有多种______________,属于高危险性、高污染性废物。如处理不当,除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急性流行外,还将对环境造成__________。
②处理措施:采取__________处理,但极易产生__________等有害物质。
致病微生物 
二次污染 
焚烧法 
二噁英
“白色污染”是指____________造成的环境污染。
1.白色污染的危害
(1)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
笃学二 白色污染
土壤结构  
土壤肥效 
地下水
废塑料制品
(2)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_______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3)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________。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__________和加剧__________。
(4)废弃塑料会危害动物。
有毒 
发泡剂 
臭氧层 
温室效应
2.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1)改进塑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研究可降解塑料。
如以乙烯和CO为原料制成________________塑料,以纤维素和淀粉为原料制成______________塑料。
(2)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
①将废弃塑料直接用作材料。②把废弃塑料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聚乙烯光降解 
微生物降解

【慎思1】 垃圾真的就是“垃圾”吗?
【答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生成,并开展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方法和途径很多,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慎思2】 我们可以采取的6R行动是什么?
【答案】(1)抵制(Reject)——不买难以回收或易造成浪费的产品。
(2)减少(Reduce)——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3)重复使用(Reuse)——以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替代一次性物品。
(4)修复(Repair)——修复损坏的物品,而不换新的。
(5)回收(Recycle)——将废旧塑料、废纸等送到回收站,重新制成新产品。
(6)响应(React)——购买用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
1.垃圾处理的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垃圾处理的方法

2.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
(1)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是目前世界上处理垃圾量最大的方法之一,也是垃圾处理的最终手段。因为对垃圾不管采用哪种处理方法,最终都将产生不可回收和处理的物质,这些废物只能通过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垃圾填埋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填埋1 t垃圾占地约3 m3),而且填埋场的渗出液容易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体。

(2)堆肥法
堆肥法处理垃圾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之形成肥料,作为农作物的营养,从而达到处理垃圾,净化城市环境,又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但堆肥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3)焚烧法
焚烧法是在高温下将垃圾燃烧成灰渣,再运到填埋场填埋。焚烧法有许多优点:如占地少,能大大减少排放量,一般情况下,垃圾焚烧后的体积仅为焚烧前体积的5%~15%;焚烧温度高,能彻底消灭病原体;垃圾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城市供暖、发电等。焚烧法的缺点是投资大,而且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重金属、CO、HCl、SO2和NO2等)和某些致癌物质,尤其是二噁英,这些都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解析 堆肥法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其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故B项错。废旧的金属、玻璃等是固体废弃物,能污染环境,故也是垃圾。
答案 D
点评 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每种垃圾的处理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答案】B

【解析】堆肥法也是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A项错误;填埋垃圾不仅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而且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气,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如何提高垃圾填埋的水平,实现卫生填埋,是我国垃圾处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故C项错误;焚烧垃圾有许多优点:如占地少,能大大减少排放量;焚烧温度高,能彻底消灭病原体;为城市供暖、发电提供热量等,故D项错误。
1.“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2.废弃塑料的危害
(1)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
废弃塑料的处理

(2)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例如,焚烧废弃的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HCl等。
(3)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发泡剂。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
(4)废弃塑料会危害动物。每年都有许多动物因吞食塑料而死,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不仅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还因缠绕在海轮的螺旋桨上,造成海难事故等。

3.废弃塑料的处理与利用
(1)直接用作材料。把各种废塑料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对于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可加入适当添加剂,加热软化重新制成塑料桶、塑料鞋底、管材及塑料包装袋等,还可以用于生产塑木复合材料。热固性塑料经粉碎,可用做复合材料的填料。

(2)循环再生。塑料、合成橡胶、纤维等合成高分子材料都是用小分子物质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高分子材料又能解聚成小分子物质,这样就能使这些材料得到循环利用。
(3)制成燃油和燃气。将塑料催化裂解可以制得柴油、煤油、汽油及可燃性气体等,也可将废塑料热解制取氢气和分子中含1~4个碳原子的烃,所得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
解析 A、C、D项均正确,“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结构,焚烧会产生毒气等。
答案 B
【答案】D


【解析】垃圾的处理有卫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它们各有优缺点。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将它们用化学方法转化为有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第3节 垃圾资源化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垃圾处理
1.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答案】B
【解析】纸张、木筷等生产常要消耗大量木材,造成森林被毁坏,而且生产纸浆排放的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
2.下列做法不属于垃圾资源化的是(  )。
A.将垃圾填埋
B.建立垃圾发电厂
C.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废塑料
D. 回收旧电子产品并将其集中分拆处理
【答案】A
【解析】将垃圾填埋不属于垃圾资源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塑料瓶 废荧光灯管 不可再生废纸
垃圾 分类

【答案】B
【解析】废塑料瓶目前大部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PET)或聚乙烯(PE)制品,回收可用于再生重新制造PET瓶或纺丝制造纤维等,故废塑料瓶为可回收物。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答案】B
【解析】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Hg、Cd、Pb、Cr以及准金属砷、硒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金属元素如Zn、Cu、Co、Ni等。
5.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是(  )。
A.瓷器餐具 B.塑料餐具
C.淀粉餐具 D.不锈钢餐具
【答案】C
【解析】淀粉属于可再生资源,且无污染。
6.将作物秸秆、垃圾、粪便等“废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这项措施既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开发一种能做生活燃料的能源,这种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CH4 B.CO2
C.CO D.H2
【答案】A
【解析】作物秸秆、垃圾、粪便等废物主要成分是复杂的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发酵生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污染环境。
7.(1)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的资源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或一时不能进行回收的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直接回收利用 循环利用 综合利用
(2)卫生填埋 焚烧 堆肥
8.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地区分类方法不同。
如下图是一些地区采用的垃圾分类图标。

  A     B     C     D
(1)图C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从图中可以看出它表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可回收物 B.可堆肥垃圾
c.可燃垃圾 D.有害垃圾
(2)上述各图中适宜于堆肥处理的垃圾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D表示的垃圾若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污染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该类塑料主要包括________类、________类、聚丙烯类等。
(4)图A废电池需要集中处理,主要原因是电池中的__________掺入生活垃圾中进行填埋时,会通过渗滤污染水体和土壤。
【解析】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标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塑料类垃圾造成的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回收旧电池主要是因为电池内有汞、铅、镉等重金属,防止其污染环境。
【答案】(1)d (2)B
(3)白色污染 聚乙烯 聚氯乙烯
(4)汞、铅、镉等
9.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首先是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可分为无机垃圾和有机垃圾,则碎玻璃属于________垃圾,废旧服装属于________垃圾。
(3)有机垃圾处理方法之一是焚烧发电。若有机垃圾的平均化学组成为CxHyOz,则有机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垃圾乱扔只能污染环境,如果加以回收利用,则可以变废为宝
(2)无机 有机
(3)CxHyOz+O2xCO2+H2O
10.某地是废旧电器“回收”集散地。当一台电脑被运到该地后,先被拆开,金属和塑料外壳被送去重新熔化;所有的电线被集中在一起,将外皮燃烧得到铜线。人们用榔头敲下显像管管颈上的偏转线圈,得到金属铜。剩下的玻璃壳随意丢弃。拆下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好一点的元件经过“翻新”重新出售;焊锡也被收集起来,然后把成堆的集成电路芯片投入王水中,从中提取出微量的金。电路板最后也要投入到酸溶液中,溶解掉上面的铜。所用的废酸液不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入了当地的河中。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处理过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电线外皮燃烧、玻璃纤维基板被烧毁都会产生的剧毒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像管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金属,大量无机酸__________________进入水及土壤中,有毒物质渗入地下,严重污染了水源,使土壤、水源失去了利用价值。
(3)简述上述做法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1)SO2、HCl、Cl2、二噁英
(2)铅、钡、铜 HNO3、HCl
(3)①危害操作者自身健康,易引起重金属中毒;②严重污染当地大气、水及土壤,若干年得不到恢复利用;③扰乱正常的市场流通,制造伪劣商品
考查点二 “白色污染”
1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气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答案】C
【解析】白色污染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聚乙烯塑料制品;方便袋、塑料包装袋等,它们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造成环境污染。
1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B项中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规定允许范围内使用、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例如味精等。其余几项都正确。
13.用作食品袋的塑料应是无毒的,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是(  )。
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电木 D.尼龙
【答案】B
【解析】聚氯乙烯常用于制管道、绝缘材料等,电木耐热、绝缘性好。尼龙是合成纤维弹性好。
1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Hg2+)等,会污染地下水与土壤,必须回收处理
C.为了谋取利益,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C
【解析】捕杀、贩卖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也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我们应予以制止。
15.环境保护正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下列污染中,已成为我国必须治理的有(  )。
①废弃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②排放含有机物和含磷(Na5P3O4)洗衣粉污水造成的水质污染 ③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NOx、CO等)引起的光化学污染 ④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和粉尘、空气污染和酸雨 ⑤冰箱、空调等泄露出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答案】A
16.“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
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 ②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③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 ④危害动物 ⑤加剧温室效应 ⑥引起赤潮
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B
【解析】“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合成材料产生的废弃物,特别是一些塑料制品废弃物,它们埋在土中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被动物吃掉危害动物;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还能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而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后引起藻类植物过度生长造成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







PAGE



1



(共3张PPT)
章末归纳整合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SO.→HSO.-HSO
酸雨
大气污染的危害
NO-HNO
保|改
护|善
臭氧层受损
生」大
改善燃烧质量
存气
环质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改进装置技术设备

燃烧产生的污染煤的综合利用
改善大气质量
优化能源结构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
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爱护水资源
改善水质(污水处理法):混凝法、中和法、
保护生存环
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垃圾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方法:卫生填埋、堆肥、焚烧
境|垃圾资源化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治理
塑料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