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1 21: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分析清朝初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解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手工工场和大型商帮的兴起
【自主预学】
一、农业
1.淸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_________ ,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_________政策。耕地面积_________ 。
2.大力推广高产作物,如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_________ 和繁荣;推动了_________ 和商业的繁荣。
二、手工业和商业
1. 手工业:丝织业、印染业、制瓷业 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 。
2.商业
(1)商业网: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市场 、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____ 。
(2)大型商帮:代表有________ 和 _________ 。
三、人口的增长
1.变化:明代鼎盛时,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发展到_________ 人。
2.带来问题:_________ 突出,植被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数量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 发展。
四、学唱历史歌谣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选曲:《十年》副歌改编
清代之前,农业破坏有。
垦荒水利修,玉米、甘薯一样高产让社会稳定繁荣。
走过手工业工场街头。
多年之后,商业网朋友,商帮可问候,晋商、徽商雄厚。
发展找不到人少的理由,人地矛盾、社会压力足够。
【课堂检测】
1.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发展手工业 D.改进生产工具
2.下列有关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了治理
C.引进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并推广种植
D.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3.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农业是“国之大计”,下列哪些帝王在此范围(   )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⑤嘉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谚语由“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 )
A.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B.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C.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 D.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
5.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这充分表明(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6.下面关于清代初期经济繁盛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
①高产农作物推广 ②工商业市镇增多
③出现成熟的手工作坊 ④形成大型的商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清朝前期的商业发达,逐渐组成的商业网包括(   )
①农村集市 ②城镇市场 ③区域性市场 ④全国性市场 ⑤大型超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8.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
A.皇帝的扶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9. 读《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表》,可知清朝中后期的危机之一是(  )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84
2.86
760.57
2.66
1822
3.73
756.21
2.03
A.人地矛盾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
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 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10. 康熙、乾隆统治时期,我国人口增长迅速,但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问题的有( )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③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④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简表
时间
全国人口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1 920万人
康熙九年(1670年)
1 939万人
乾隆八年(1743年)
15 000万人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31 000万人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材料三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清高宗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2)据材料三,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
(3)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