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在音乐活动中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喜欢罗马尼亚音乐
用图形普,创编声势、律动、舞蹈等方法,熟记主题,体悟罗马 尼亚音乐风格特点。
找出乐曲中特殊的音乐记号,知道霍拉舞曲“轮舞”这一特点,感受小提琴顿弓的演奏技巧。
重难点:熟记主题,体会罗马尼亚风格特点
分组设计图形谱、声势来表现主题旋律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啊,我们要开一场音乐舞会,跟你的小舞伴儿打个招呼吧。好, 我们的舞会现在开始!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表演
1.初步聆听
师:同学们跳的太棒啦,我想问问同学们刚才的那段舞曲的名称是什么?
生:《单簧管波尔卡》
二、聆听乐曲
师:那波尔卡呢是流行于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罗马尼亚,感受一下这个地区的民间舞曲。仔细听,与波尔卡舞曲有什么不同?
生:欢快 活泼 跳跃的
小提琴演奏的
颤音
速度
节奏
回旋的感觉
师:你们说的都对,这些都是这首舞曲的特点。这首舞曲的名字叫《霍拉舞曲》,是由罗马尼亚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迪尼库根据罗马尼亚当地的一种民间集体舞改编而来,在罗马尼亚,人们疯狂的喜爱这种舞曲。
那这首乐曲为什么会给你带来这样欢快,跳跃的感觉呢?霍拉舞曲都有哪些特点呢?
三、分段欣赏
我们今天就走进罗马尼亚共同感受这种“霍拉”舞曲,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
分段聆听,第一主题,第一次聆听
师:你觉得第一主题的旋律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现最合适?
你来说,好到黑板上画画?
生回答分别上黑板展示
师:你的想法太独特了
你太有创意了
第二次聆听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你觉得做合适,最能表现这段音乐的图形组合起来,小组内商量商量。
第三次聆听
师:哪个小组商量好了,到黑板上来试一试?同时,请思考,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图形表现呢?(找两组,其余小组用小黑板来画)
学生展示
师:音乐简直太神奇啦,还能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来表现,我们来观察一下从图形谱中第一主题音乐有几个乐句组成?
生:有四个乐句组成
有相同的乐句
师: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生:根据图形说旋律特点
生:我觉得有颤音,所以用波浪的图形
我觉得很跳跃,所以用小点点来表现
我觉得可能有顿音
我觉得有种回旋的感觉
我觉得有转圈的感觉
我觉得有旋转的感觉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太强啦,与作曲家的创作不谋而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歌谱,看看作曲家是怎样创作这段旋律的?
出示歌谱
师: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寻找作曲家的创作奥秘,大家看这是什么记号?
生 颤音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所以我们用这样的小波浪来表现
师:这是什么?
生:顿音记号,
师:而且是音阶的下行,我们一起来唱一下,注意要唱出顿音的感觉演唱,给人感觉很欢快,很有跳跃感。
师:连续的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的快,这也是霍拉舞曲的特点
这一段还运用了小提琴高超的演奏技巧——顿弓的演奏技巧
师:最早呢全世界只有两个人能演奏,而且演奏的最棒,一个是创作这首舞曲的人,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小提前演奏家,薛伟。我们一起来来欣赏薛伟演奏的这一段。
正是由于这种顿弓的演奏技巧的加入呢,才会使你感觉乐曲更加的欢快有跳跃感。
师:我们继续往下,看这是什么记号?教师边唱边手势
生:圆滑线
师:给他感觉怎样?
生:旋转的感觉
师:乐曲时而跳跃时而断开,时而连贯,展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舞蹈场面?
生:热烈, 奔放, 热情的
师:速度也特别的快
其实呢这也是霍拉舞曲的一个特点,速度比较快,也很欢快,有旋转的感觉,那霍拉的意思呢,就是圆圈、轮舞这样的题材
师:那我们能不能用身体的动作也来表现呢?
师:根据旋律,以小组的形式来设计一下吧。
红色区域 第一小组来设计
黄色 第二小组
蓝色 第三小组
紫色 第四小组
师:孩子们商量好了吗?先跟着音乐试一试?教师播放音乐
孩子们,你们跳的太棒啦,我还发现每个小组里还运用了不同的动作,太有创意啦,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全体起立
第二主题音乐
师:我们的舞会还继续进行着,往下听,舞曲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的舞蹈场面变得更加怎样了?
生:更加激烈
更加活泼
更加跳跃
更加热烈……
师:我看到许多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也让我们一起跳起这样的舞蹈,既然师轮舞,圆圈的感觉,那我们也来围成一个大圈,请你仔细听音乐,跟着我脚下的节拍,学会了没有?学会了就加进来。
学生有层次的加入进来。
四.拓展 欣赏长笛演奏
师:仔细听,哪个乐器朋友加进来啦?
生:长笛
音乐没有停止,又出现了反复
小结
师:《霍拉舞曲》创作与1906年,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这么经久不衰,因为乐曲特别的欢快,有跳跃感,人们也特别喜欢这种圆圈舞,也成为这个地区的一个标志,也能体现出罗马尼亚人们的性格是怎样的?热情的,奔放的,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喜欢这种风格的音乐,今天的舞会就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