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阿拉木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阿拉木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1 23: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阿拉木汗》、活动“民歌之旅”
一:教学内容
欣赏《阿拉木汗》
活动“民歌之旅”
二:教学目标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阿拉木汗》欢快、活泼的情绪。
能哼唱歌曲《阿拉木汗》。
能分辨“女子十二乐坊”演奏中的乐器,并能说出器乐版与歌曲版带来的不同感受。
认识活动“民歌之旅”插图中的少数民族,并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
通过活动“民歌之旅”能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能聆听分辨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片段,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民乐合奏乐器知识,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与音乐特点,掌握不同少数民族知识和音乐特征。
难点:能够掌握《阿拉木汗》旋律,分辨民族乐器与不同民族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帽子
教学过程
、欣赏《阿拉木汗》
歌曲导入
①初听歌曲
a.老师播放《阿拉木汗》合唱版,同时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
生: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阿拉木汗》
②介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以及新疆维吾尔的人文特征与音乐特点并介绍阿拉木汗乐曲故事。
2、(1)听赏王洛宾先生其他作品:《青春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了解王洛宾先生的乐曲风格,并提出问题。
师:王洛宾先生的作品都有说明样的特点?
生:都采用了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征与元素。
再次播放《阿拉木汗》器乐版,提出问题。
①演奏形式是什么?听到了什么乐器?
生踊跃回答:琵琶、二胡、笛子、扬琴、古筝。
②器乐版与声乐版带来怎样不同的感觉?
播放视频版《阿拉木汗》,师引导:今天我们欣赏的器乐版《阿拉木汗》是民族管弦乐队的小合奏形式,由12个女孩子组成的乐队,叫做“女子十二乐坊”。
再次观看视频,了解乐器分配,随音乐模仿相应乐器的演奏姿势,并总结出主奏乐器。
学生踊跃举手表演,女生饰演阿拉木汗,男生用打击乐器即兴伴奏。
活动《民歌之旅》
师从《阿拉木汗》的维吾尔族引出少数民族。
PPT展示中国民族地图,展示部分少数民族,师简单介绍民族文化知识,民族风俗、服饰特点或特色乐器。
播放学过的乐曲或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分辨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从而引出相关民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