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身边的树》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从而懂得珍惜自然、爱护自然,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比,找出树木的不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自下而上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2、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画纸、油画棒、“智慧树”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树”。
1、教师播放儿歌视频。欣赏后教师提问:刚才那首植树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植树)
2、教师引导:他们为什么要植树,同学们知道树木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吗?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相机引导鼓励。
(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抵御风沙、降低噪音、提供木材、果实、药材、动物饲料、燃料、是各种动物的“家”等等)
3、引出课题: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学习第十七课《认识身边的树》。板书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3、教师引导:同学们能不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认识的树呢?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树,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击课件,展现一些树的样子。
二、 观察“树”。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要想把我们的朋友树画出来,就得认真地去观察树,认识树的组成。
1、认识树的组成。
1)教师提问:那么,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引导小结:大树一般由树根、树干、树支和树叶组成,树支和树叶可统称为树冠。教师一边小结一边板画讲解。
2、观察树干与树叶。(播放课件)
1)同学们,我们要画好树,还得细致地观察树。我们来认真地看一看,这些树的树干的纹理与树叶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3)教师小结:这些树美吗?(美)。这些生长在树干上的一些图案似的的纹就是树干的纹理,还有不同各类的树叶它的形状也不同。那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只画了树干和树叶的画,需要同学们为它们添枝加叶(画上树干或树叶),看看怎样画才美。
4)展示添枝加叶作品。(进行他评)
三、欣赏画中的“树”。
教师引导:说了这么多,但艺术作品中的树和我们的树还是有些区别的,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了解表现方法。播放课件。
1)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小结:这些作品中的树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作品中的树线条流畅、造型独特、构图饱满、色彩强烈。而且不同季节的树,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
四、表现“树”。
1、看了同学们的这么多作品,你们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树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画好后把你们的树载在“山坡”上。
4、评评我们树林中的树。学生自评、他评。
五、播放视频《他爱不爱树木》,小组讨论。
教师随机点评后总结:同学们自己不但要爱护树木,而且要号召身边的人爱护树木,做树木的朋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认识身边的树》这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才能感受到树木特有的英姿和魅力,才能区分出不同树种,绘画时可以通过表现树干上不同纹理的规律来区分不同树种,由于每个学生对大树的感觉不同,有些同学会刻意表现粗糙的树干;有些同学喜欢概括表现它挺拔伟岸的身姿;有的更欣赏茂密的叶子……只要学生表现的是真正的大树,表现出大树生机勃勃的可爱形态,我都会对学生进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