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预测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预测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11 21: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
第2课《预测》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与第1课《调查》,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之所以是一个过程,就是在于它在时间的长河中追索事物或现象变化的真相: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预测就是立足已知变化的规律,对未来的变化作出推测。预测是否成功关键是立足的根据是否可靠。对本课教学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第一,通过激趣导入,说明什么是推理,什么是预测,向同学们表明,预测和推理一样,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第二,通过探究活动,让同学们进行事前预测,并进行动手验证,使他们了解,如果预测正确,说明依据成立。反之,是错误的。第三通过科学家珍妮历时40年对黑猩狸研究的例证和天气预报等,说明预测不仅对科学探究的进程有意义,对日常生活也具有意义。
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懂得预测和推理不同的科学含义;
了解预测活动的主要组成。预测的内容、预测的依据和预测的论证。
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做出科学预测的依据;
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科学探究
能够采用先说出正确的预测根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能够正确地做出有关预测的实验并能进行观察,说出依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心自己身边的事件和事物;关心社会的发展。
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三、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生们已经学习探究的方法《调查》,与调查不同,预测是人们立足现在指向未来的探究形式,它表达着人们很想通过预测来把握将要发生的事件和变化,但是,重要的不是预测了什么,而是预测的根据是什么。学生们往往对预测感兴趣,而不去注重理性和实证。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鼓励学生畅想,猜测未来,更要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畅想和猜测未来的根据,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符合科学探究的预测。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2、难点:初步学会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预测。
五、教学准备:
乒乓球、漏斗、纸、烧杯、食盐、塑料袋、粉笔。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预测兴趣
1.(师述)老师两只手中拿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鸡蛋,另一个是乒乓球,请你猜测一下如果现在把手松开,它们的“命运”会怎样?
2、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当你在猜测手中它们的“命运”时,你就在进行预测。那么,什么是预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3、(出示课件1:课题) 板书课题。2、预测
二、尝试预测 初步认知预测的科学性
探究活动一:引导学生了解预测与推理的区别
1、(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定义的研究。预测的定义和预测活动的组成)(板书:有依据的推测)
2、引导学生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老师继续演示:双手放开,鸡蛋打碎,乒乓球弹起)。
3、提问:你能解释地上的鸡蛋为什么打破了?而乒乓球会弹起?
4、小结:当你在对地上鸡蛋破碎各乒乓球弹起原因的进行解释时,你就在进行推理;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出示课件3:推理定义)
5、(出示课件4:你能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吗?(让学生说出推理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而预测是没有发生)
探究活动二:引导学生理解凭借经验的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
1、(出示课件5):
(1)吹纸实验。提问:往两张纸之间吹气,纸片会怎样呢?还有没有其它的预测。
(2)提名学生上台演示
(3)学生交流、汇报
(4)用长颈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提问:乒乓球会怎样呢?学生汇报预测结果。 实验验证。 在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方法同上)
2、小结:看来经验对预测很重要。但已有经验与预测的结果有时会不一样,要有真凭实据,必须要实践。
探究活动三:粉笔落地实验
(出示课件6)提问:在下面哪种情形下粉笔掉地不容易碎?为什么?
情形1:站立,将手中的粉笔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笔,用纸将其包起来,让包裹好的粉笔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笔,放在充气的塑料袋里,让袋子掉在地上。
(1)学生预测。
(2)提问:大家预测的结果是什么?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3)学生汇报预测的结果、根据。
(4)学生实验验证。指名三位学生演示三支粉笔落地情形
(5)小结,由此看来,只有根据正确,预测才可能正确。
探究活动四:分组实验:
(出示课件7)观察下面的实验:在装水的烧杯里放5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如果放入10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再放入15克盐呢,情况又会怎样呢?
1、学生进行预测。
2、小组实验进行验正。
3、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生活经验的推测。要想知道预测正确不正确,必须要经过实践。但是,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
三、应用预测,感知预测的重要性。。
(出示课件8)
1、珍妮是一位科学家,在非洲从事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历时40多年。珍妮对黑猩猩习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完善,有时,她甚至能够从黑猩猩的面部表情猜测到它将要做什么。
(老师介绍)珍妮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观察,获得了一些经验,对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过黑猩猩的表情等预测黑猩猩的行动。
2、天气预报;(师述)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但是有时,天气预报也是不准确的。
3、地震预报:(老师概述)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自然害不能准确地进行科学预测。其中地震的预报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在2005年地球上发生的重大灾害海啸、地震等,这些灾害都没有得到预报,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四、课后延伸,拓展科学预测常识性。
(出示课件9)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谈谈在生活中你有哪些成功或失败的预测经验?
(1傍晚时分,聪明的小狗纠缠着主人,这是小狗想要?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有可能会?
(3)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带来什么?
(4)乌云从天边过来,天气可能?
2、预测并验证: 把盆栽花的叶子都去掉,花还能活吗?
五、课堂总结:(师生共同回顾)
1、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2、教师概述总结。
附板书设计:
2、 预测 有依据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