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斜坡的启示
课标陈述:认识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运用了几千年的斜面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其相关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引导学生身边的科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
3、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4、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5、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
以演示实验为指导,分组实验为重点,通过探究过程获得对斜面知识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简单机械的兴趣,让他们逐渐愿意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斜坡省力的探究过程以及坡度对省力大小的探究过程。
·难点:对变形斜坡的认识以及对斜坡奥秘的探索。
实验设计:利用斜坡测力,并完成实验报告。寻找拉力和斜坡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帮助过家长搬过东西?
补充提问:有没有遇到搬不动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交流总结,并展示我给出的办法
A、多叫几个人帮忙B、用叉车C、用货梯D、用吊车(
E、不借助任何复杂机器,也不准叫人帮忙,而是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那就是——木板
图片展示用木板做成的斜面。
2、斜面的概念认识
(1)给出机械的概念:能够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分类——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明确斜坡是简单机械,并简介斜坡的使用历史(给出金字塔图片)
(3)提问:你认为斜坡最大的好处是什么?——省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斜坡能否省力。
3、探究斜坡能否省力。
①设计思路:
比较两个力的大小:
A、把物体拉上斜坡所需的力B、该物体如果不用斜坡,提起它所需的力。如果:A的力 < B 的力,则说明能省力!
反之,说明不能省力。
②所需器材:
长短两根木板、小车、钩码、测力计
明确各器材的用处:
长短两根木板:构造斜坡
小车:被拉上斜坡以及被直接提起
钩码:增加小车的载重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③使用测力计注意事项
a、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c、被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值
d、测出来力的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④实验步骤:
A、先将几个钩码和小车连在一起
B、用测力计测出钩码和小车的总重
C、将长木板的一端架在字典上,构建一个斜面
D、用测力计在斜面上慢慢拉动小车读出重量。
E、记录数据,比较大小。
⑤设计表格: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学生得出的数据现场填入表格)
组别
方式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直接提起
(N)
?
?
?
?
?
?
利用斜面拉(N)
?
?
?
?
?
?
⑥进行实验: (该环节之前,根据学生对实验要求的掌握情况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先演示)
⑦实验情境再现:
展示课前教师做的情况。
⑧得出结论:使用斜面确实能省力!
4、探究影响斜坡省力多少的因素
①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影响斜坡省力的多少?
②结合生活经验作出猜想:
师:如果让你选择到达山顶,你会走哪边?
请用一个词分别描述一下前山和后山:
前山——平坦 ; 后山——陡峭
引出坡度:
反义词与对应描述的量:
快和慢是描述的速度;长和短是描述的长度;高和矮是描述的高度;胖和瘦是描述的身材;陡峭和平坦是描述的 坡 度。
因此,我们大胆猜想:
坡度是影响斜坡省力多少的因素。
进一步明确探究的问题: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重物拉力影响
③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a、设计思路和步骤:
把长短木板分别搭在字典两边,长木板的斜坡平坦,坡度小;短木板的斜坡陡峭,坡度大。
比较两个力的大小:
A、把物体拉上长木板斜坡所需的力(对应斜坡平坦)
B、把物体拉上短木板斜坡所需的力(对应斜坡陡峭)
如果:A的力 < B 的力,则说明
坡度小的斜坡能够省更多力!
b、实验器材、注意事项:基本同上。不能改变小车的重量(钩码的个数)
c、设计表格: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重物拉力影响记录表
组别
方式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利用长木板拉(N)
?
?
?
?
?
?
利用短木板拉(N)
?
?
?
?
?
?
(学生得出的数据现场填入表格)
d、进行实验:e、实验情境再现:
f、得出结论:使用长木板斜面,坡度小,能省更多力!
5、结合这两个探究过程,给出总的结论
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6、斜坡的拓展应用
师提问:现在有山,有斜坡,利用这个斜坡,上山困难吗?怎么解决呢?(同时展示一座陡峭的山的图片)
小组交流探究
给出结论: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不好爬,我们把它分割成几个高度,每个高度怎样爬会比较省力。 并用多媒体演示出是怎样分割的。
得出盘山公路的模型,把这个模型“搬一搬”: 这个形状还像什么?把它缩小,你认为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
出示螺丝钉图片。
提问:你认为铁钉和螺丝钉哪个更容易被钉到木头里去?
回答:螺丝钉。
小活动:用三角形的纸卷铅笔,轮廓和螺丝钉的螺纹相似。
7、展示斜坡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如桥上的台阶边上有斜坡、盘山公路、螺丝钉、开红酒的、楼梯……
8、思考:
这是扬中汽渡,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大部分司机会怎样把车从船上开到岸上。
9、结束新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复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