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4: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数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的口算、估算、笔算及验算过程,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三)问题解决:
基于生活,学会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四)情感态度:
培养好习惯,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运算,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笔算的算理。领会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时,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表示几个十的道理。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基础,四年级教材中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况性。
【教学策略】
1. 关注经验,引导迁移,经历过程。
2. 理清算理,精准计算,狠抓验算。
3. 培养习惯,发散思维,扩展能力。
【教学建议】
1.迁移能力:教材中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况性。本课时教学应理清笔算算理,重视计算方法迁移,突出一般方法,淡化数量关系和特殊算法。
2.核心素养:渗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包括一个全面,三条主线,六个方面,十八关键。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会学习”,关键点是“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计算器、磁片贴、展示板。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激趣引入,旧知迁移
师:很高兴,今天小豆豆要带我们坐火车去北京旅游!
火车出发了,火车快还是口算更快呢?我们来PK一下吧。
1×9= 3×5= 25×4= 35 × 10= 45 × 12=
预设教学片段:
师:45 × 12=?(停顿)怎么口算突然变慢了呢?
生:因为45 × 12不好算。
师:那除了口算,有其它方法可以算吗?
生:笔算
师:(教师引导复习旧知)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得不错!
【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方法迁移的基础,通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巧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火车经过武汉,正在行驶中,车厢屏幕显示,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还要行12小时才到北京,从武汉到北京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口算、估算体验
问句:从武汉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有多少千米?
生:把145估成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武汉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2)探究笔算方法
改变问句:从武汉到北京的路程有多少千米?(去掉大约二字)
师:那145×12的准确计算结果到底是多少呢?先尝试,再交流,写在答题纸上。
师:(生尝试,师引导,交流,展示,小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数位该怎样对齐?
师:先算个位上的2去乘145得290,积的末位对齐个位表示几个一,再算十位上的1去乘145则表示145个十, 积的末位对齐十位。这样用第二个乘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
师:笔算145 ×12=1740;口算145 × 2=290,145 ×10=1450,290+1450=1740,对比发现,笔算和口算是有联系的。
师小结:笔算应注意,依次相乘,数位对齐,合并相加,不忘进位。
师:其实我们做完之后还可以采用一些验算方法来验证答案,比如说用计算器(动手操作)。
(3)做一做
学到这,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把下面两道题写在答题纸上(竖式)。
134×12= 176×47=
(师巡视指导,教师点评)
(三)巩固训练,玩转数学。
(1)解决问题。看,多整齐的步伐啊!豆豆了解到,国旗护卫队正步走每步75厘米,走138步就到达旗杆下,请问正步走的路程一共是多少厘米?
列式:138×75=或75×138=
对比两种算法,数位多的写在上面更方便计算,增加数字后拓展延伸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归纳笔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甚至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一般方法。通过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欣赏北京旅游照片,最后出示长城图。
(3)编一编。合作编题爬长城自主学习活动。
游戏规则:
1.五人小组合作编一道竖式题展示。
2.编三位数乘两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
3.从1~9中选择不同的数字 。
师:(学生展示)很棒,通过合作,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4)拓展知识。你知道吗?(播放视频短片)
师:在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格子乘法,后传入中国在明朝被称为“铺地锦”(解释算理) 。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回顾,小结,点题)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