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2 08: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中国山水画主要以描绘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观为表现对象,但绝不是像西方油画那样对景物的逼真、写实的光、影、形的再现,而是强调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进行“致情”和“意境”的创造,形成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观,同时又包含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
导入新课
14 山水画的意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李可染(1907—1989年)
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72岁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走近作者
【代表画作】
《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走近作者
1954年起,李可染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
开始了他以西方的观察方法,运用中国传统工具创作山水画的探索。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历尽艰辛,终有所成,本文就是他对自己的探索之路所做的总结。
写作背景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整体感知
作者是怎样阐释意境的概念的?
作者通过例举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区别,阐释山水画的意境。
整体感知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要高于现实。
要发现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夸张渲染意境才会 更鲜明。
整体感知
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整体感知
探究:1.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细节探究
山水画
摄影作品
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探究: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
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探究:3.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②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⑤

设问句,既能提醒读者注意,引导思考,又能使得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找出文中的设问句,体会其作用。
朗读最后一段,谈谈本段引用杜甫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引用杜甫的两句话,充当道理论据,论述了意匠在诗歌、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1) 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赏析精彩语言,体味个别词的表达效果。
“熟悉”指齐白石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虾”,做到心中有数。“活”是鲜活的意思。指齐白石画的虾逼真,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栩栩如生。

赏析语言
(2) 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充分”的意思是充足(多用于抽象事物)。这里指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诗有意境,也就有了灵魂。

赏析语言
(3)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夸张渲染”本来是写作时常用的一种手法,这里指山水画家在深入认识对象后,画山、树时求新求变,涂抹画面以夸大加强艺术效果,充分表现情感,以便意境更鲜明。

赏析语言
(4) 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
“木然”形容一动不动或面无表情,反应迟缓的样子。这里指不能充分认识所画的对象,就不能抓住每一处风景的各自不同的特色。

赏析语言
1. 层层阐述,思路清晰。
作者开篇点明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第一部分指明山水画中有意境,古诗和毛泽东的词中有意境,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第二部分论述山水画家获得意境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点明画画要有意境和意匠及两者的关系。层层阐述,思路清晰。
艺术特色
2.大量引用,说理透彻。
文章引用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中开头几句,有力地证明了诗画中有意境就有了灵魂。引用“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论述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艺术特色
3. 举例典型,恰当有力。
课文中正面列举了齐白石画虾、荆浩画松的例子,有力地论述了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反面列举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艺术特色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提出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着重论述了获得意境,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最后还谈了苦心经营意匠对于表现意境的重要作用。
主旨归纳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总领全文
具体阐述
山水画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阐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语重心长

课堂小结
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赏析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或者赏析一幅山水画的意境。
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