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利用汉字构字规律等方法正确认读“坝、汉、艳”等10个生字,学写“晨、绒”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鲜艳、绚丽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中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这所学校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和同学们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质疑导入
1.板书:小学。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读词。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都是一名小学生。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坐落了无数的小学。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样一所小学,补齐课题:大青树下的,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树: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谁来读读课题。的,轻声,要轻轻的划过去。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答案就在课文中,快打开课文纸读读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在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刚刚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老师最欣赏大家这样的学习态度。这篇课文都读懂了吗?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是否都读正确。
出示:早晨 坪坝 汉族 粗壮 影子
打扮 飘扬 朗读 停下 摔跤
服装 鲜艳 绒球花 凤尾竹
3.指名读,齐读。
结合图片和常识理解“坪坝”、“摔跤”“绒球花、”“凤尾竹”等词语的意思。
4.把这些词语带入到课文中,你能读好吗?检查课文朗读。
三、品读语句,想象画面,感受新鲜
1.大家预习的很认真,老师为你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个赞。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你现在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答案。
预设:①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小学,这样的小学可不常见,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究竟有哪些民族吧。
②原来这棵大青树就长在校园里,这树一定特别特别大吧,这样大的树,难怪有这么多民族的孩子都到学校去读书。
③这样一所让人喜欢的学校,孩子们都是怎样来上学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起来看看吧。
2.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到新鲜的词语或者句子。
预设A: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早晨,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2)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第二句话是我们正常的语序,作者为什么要把它来的地方放在前面呢?来的地方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4)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说明了小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学校。
你能把这份热闹读出来吗?
(5)除了来的地方多以外,你还发现了,学生们上学路上有什么特点?
是呀,这一路上都开满了绒球花和太阳花,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能将这种美读出来吗?
(6)他读得怎么样?从他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什么?
(7)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想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8)这一条又一条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可真美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9)其实,我们正常的说话是这样说的:
早晨,许多汉族的、傣族的、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10)你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11)加上了“有....的”,我们就更加关注到他们不同的民族了,这样的表达方式真的意思。这些句子写的太美了,你能不能照着课文中的这个句子,也来写一写呢?
傍晚,从 ,从 ,从 的乡间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劳作归来的村民,有 的,有 的,有 的,还有 的。
预设B
大家的穿戴不同,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1)你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我们知道,这个学校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图片出示:各民族服饰。
(4)看到这些,你想到了哪些词?文中是用哪些词形容的?
(5)这样美的服装,请你读一读。
(6)来校园的路上很美,走进了校园很美,生活在这里的孩子真幸福呀!他们又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呢?
预设C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你认识了一群什么样的学生?从哪里读出来。
(2)真是一群懂事的学生,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3)这样的学生,你喜欢吗?一起读读这句话,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喜欢。
3.这大青树下的小学是这样的美,景美、人更美,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4.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中,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四、学写生字。
1.出示:晨 、装,
2.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交流如何写好两个生字。
4.师范写,学生临写。
5.交流展示、评价。
五、作业
阅读作者吴然的《走月亮》。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多景美
服装鲜艳
学生可爱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出示课件3、4)
2.选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给大家造个句子吧!这篇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还有那些呢?让我们快速进入课文吧。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一段,这一自然段中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是那些?(课件5)
(2)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6)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
(4)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上学路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7)
(3)练习说句子.
(4)在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出示课件8)
(5)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6)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
2、二、三自然段
播放课文二三自然段录音。(?课件9) ?
(1)教师讲解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简单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2)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你从哪里看出他们读的很认真?
(3)指生读上课时部分内容。 (出示课件10)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连小动物都被吸引过来——意思讲到就行)(出示课件11)
(5)下课了,小朋友们又玩了什么?(出示课件12)
(6)读读有新鲜感的句子。
(7)以上我们了解了孩子们上学路上以及上课、下课的情景,这所小学的确有很多特别之处,(出示课件13)
3.第四自然段。
这么一所特别的小学,它在哪儿?可爱吗?
(1)齐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出示课件14)
(2)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3)我们还可以怎么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生活幸福、各民族团结有爱)(出示课件15)
四、拓展训练,
今天我们在边疆的一所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看到了穿戴不同的各民族小学生他们把学校打扮的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 摇曳的凤尾竹, 那么美丽孩子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在祖国的大家庭里他们共同学习生活,那么团结。这是一所多么可爱的边疆小学啊! 同学们,你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在学校里你们会做写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课件15)
指生展示,教师适当点评。
五 、小结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美丽
上课 认真 生活幸福、民族团结有爱
下课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