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花的学校-群文阅读 1+X 有意思的拟人(教案+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花的学校-群文阅读 1+X 有意思的拟人(教案+课件)(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2 23:00:32

文档简介

群文阅读1+X 三年级
议题 有意思的拟人 1课时
组文 《捉迷藏》《搅拌机》《爱哭的草》《海浪扑上来》
教 学 目 标 回顾课文《花的学校》,初步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 共读《捉迷藏》,习得阅读方法。 通过略读《搅拌机》《爱哭的草》《海浪扑上来》,弄清把哪些事物当成人来写。 通过品读文本中表现事物人格化的语句,议一议事物与拟人角色之间的关联。 对比发现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文本中表现事物人格化的语句,议一议事物与人之间的关联。
教学准备 组文、教学课件、教具(黄色菊花、白色云朵、蓝色天空、红色玫瑰、绿色树叶和小草)(人物图片:捉迷藏的孩子、慈爱的妈妈、哭泣的娃娃、调皮的娃娃),布条一根 生:
教 学 过 程 调整
一、回顾《花的学校》,初步了解拟人特点。 1.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花的学校》这篇课文,知道了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这种手法叫做“拟人”。 看看这两个句子,分别把什么当成人来写。 2.PPT出示句子: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一群一群的花……在绿叶上跳舞、狂欢。 再出示两句学生的句子,说一说。 汇报交流,师相机圈出事物,勾出拟人手法。 3.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有意思的拟人》,一起来阅读四篇文章。 (PPT出示四篇文章题目。)齐读课题。 二、共读《捉迷藏》,习得阅读方法。 1.PPT出示题目:捉迷藏 同学们,玩过捉迷藏吗?你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一个捉,其他藏。) 2.有一群好朋友也在玩这个游戏。请你看到第一篇《捉迷藏》,找一找,是谁在玩,用?圈出来。 (板书:太阳、颜色) 3.它们会怎么躲呢?让我们来读一读文章中是怎么写的。生自由朗读《捉迷藏》。 4.勾一勾:你觉得哪些地方有意思,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交流汇报:蒙、静悄悄、躲、挤、解开、睁开眼睛、找出来(白板上勾画,板书:躲) 5.齐读句子 6.演一演: (1)师扮演“黑夜”,一生扮演“太阳”,蒙住“太阳”的眼睛,其他学生用双手蒙住眼睛。 师:我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咯,天怎么样啦?(天黑) (2)六生将色块藏在图卡中。 (3)现在我又把手帕取下来,天又怎么样了?(天亮) “太阳”找“颜色”。 生齐问“太阳”颜色在哪里,“太阳”回答。 (4)采访“颜色”:你为什么要躲在这里? (例:蓝色躲在蓝天里,因为白色躲在云朵里,云朵就是白色的,不容易找到。) 7.这篇文章把什么当成了人来写?写成了谁?为什么这样写? 预设:把太阳、颜色、黑夜写成一群可爱的孩子,在玩捉迷藏。 因为黑夜蒙住太阳的眼睛就表示天就黑了,什么也看不见;取下手帕就表示天亮了,就能看见了。 8.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学了《捉迷藏》这篇文章:读——找——勾——玩 (PPT依次出示,引导生小结方法:读文章、找把什么事物当成人来写、勾词句、演一演体会) 三、略读《搅拌机》《爱哭的草》《海浪扑上来》,弄清拟人事物和角色 1.请你像学习《捉迷藏》一样,先略读这三篇文章(PPT出示文章题目),然后找一找它们分别把什么事物写成了人?写成了什么人?用?圈起来。 2.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事物和拟人角色: 搅拌机 妈妈 月亮 妈妈 草 孩子 浪 娃娃 四、品读语句,共议拟人表现手法 1.分组共读一篇文章,勾一勾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觉得有意思。并读一读。 汇报交流,PPT出示文章内容,白板勾画 2.《搅拌机》:哪些地方有意思? 勾画:吃、喝、嚼、吐、喂养 我们也来学搅拌机的样子吃一吃,读一读。齐读诗歌边读边做动作。 采访女生:搅拌机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吃了这么多东西,还要嚼细了嚼软了呢?? 预设:因为我像把房子建高一点。 采访男生:房子娃娃,你想对慈爱的妈妈说什么? 预设:我想说谢谢妈妈把我喂养大。 小结:搅拌机是慈爱的妈妈,房子是感恩的娃娃,这是一首充满爱的诗歌,真有意思。 3.《爱哭的草》:哪些地方有意思? 勾句子,师生合作朗读: 引读:“有的草(哭得弯下了腰),有的草(哭得趴倒在地上),有的草(哭得浑身颤抖,连头上的花儿掉了都不知道。)” “太阳出来时,(小草赶紧爬起来,都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 师:小草怎么啦? 所以为什么把小草写成了爱哭的娃娃呢? ——因为夜晚小草上挂了露珠,所以作者才把它想象成了爱哭的娃娃。这种写法真有意思。 4.《海浪扑上来》:哪些地方有意思? 师根据生的汇报勾词语和句子。 跑、跳、扑、舔舔、说……(板书:跳) 引导学生重点看第4自然段(分颜色呈现叙述部分和语言部分) 老师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播放逐浪视频 师:为什么把浪花写成了调皮的娃娃? ——因为浪花一层一层冲上岸的样子就像娃娃在比赛跳远。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对照板书小结:把什么事物写成了什么样的人。 竖着观察板书,(注意动词)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2.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为什么可以把这些事物写成这样的人? 事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共同点。 思维进阶: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
作业 板书 有意思 的 拟 人 (贴图) 太阳、颜色 (躲) 可爱的孩子 搅拌机 (吃)    慈爱的妈妈 草 (哭) 爱哭的女孩 浪 (跳) 调皮的娃娃
教学 反思



(共16张PPT)



有意思

拟 人
《花的学校》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一群一群的花……在绿叶上跳舞、狂欢。



有意思

拟 人
《捉迷藏》

《搅拌机》

《爱哭的草》

《海浪扑上来》

捉 迷 藏


捉 迷 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了起来。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静悄悄地躲了起来。黄色躲在菊花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红色躲在玫瑰(méi guī)里;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颜色们全都给找出来啦!
朗读
捉 迷 藏

黄色躲在菊花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红色躲在玫瑰(méi guī)里;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

《搅拌机》 《爱哭的草》 《海浪扑上来》







搅 拌 机

一大口一大口
吃进黄沙
吃进石子
吃进水泥
再喝一口
清清的水
嚼jiáo)细了
嚼软了
然后,一口一口


像慈爱的妈妈
把一个个房子
喂养大
?
?
月亮究竟给草讲了什么故事,草才哭成这个样子呢?
临睡觉前,我们总看见小草们站得直直的。那是他们跷(qiāo)着脚,使劲向天上望。
每天晚上月亮都要给小草讲故事,每个故事都不一样。好多故事都很伤心。
听到一半的时候,有的草哭得弯下了腰,有的草哭得趴倒在地上,有的草哭得浑身颤抖(chàn dǒu),连头上的花儿掉了都不知道。
天亮前,月亮讲完故事就走了。小草却哭倒了一片。
太阳出来时,小草赶紧爬起来,都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那些眼泪像露珠一样,扑噜扑噜,掉了一地。
?
爱哭的草

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
一个大浪扑上来了,又一个浪扑上来了……
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tiǎn)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它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cái pàn)哩。
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画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画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
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
海浪扑上来


搅 拌 机

一大口一大口
吃进黄沙
吃进石子
吃进水泥
再喝一口
清清的水
嚼jiáo)细了
嚼软了
然后,一口一口


像慈爱的妈妈
把一个个房子
喂养大
?
?
月亮究竟给草讲了什么故事,草才哭成这个样子呢?
临睡觉前,我们总看见小草们站得直直的。那是他们跷(qiāo)着脚,使劲向天上望。
每天晚上月亮都要给小草讲故事,每个故事都不一样。好多故事都很伤心。
听到一半的时候,有的草哭得弯下了腰,有的草哭得趴倒在地上,有的草哭得浑身颤抖(chàn dǒu),连头上的花儿掉了都不知道。
天亮前,月亮讲完故事就走了。小草却哭倒了一片。
太阳出来时,小草赶紧爬起来,都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那些眼泪像露珠一样,扑噜扑噜,掉了一地。
?
爱哭的草

听到一半的时候,有的草哭得弯下了腰,有的草哭得趴倒在地上,有的草哭得浑身颤抖(chàn dǒu),连头上的花儿掉了都不知道。


太阳出来时,小草赶紧爬起来,都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
爱哭的草

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
一个大浪扑上来了,又一个浪扑上来了……
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tiǎn)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它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cái pàn)哩。
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画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画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
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
海浪扑上来

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画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画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

海浪扑上来



事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