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和光教学设计(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灯和光教学设计(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08-04-08 19: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灯与光》 课型 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利用立体构成结合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进行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并把课堂设计教学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欣赏观察古今中外生活中多种关于灯的优美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分析性的美术学习活动,树立合理选择材料和造型的意识。再以师生探讨或学生之间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从中较好的借鉴、发现、整理、转化为适于制作纸质灯饰的形式语言。当学生在纸质材料的灯饰设计与制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并了解灯饰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寻找和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灯饰设计与制作的尝试。我将其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以设计应用为主展开,第二课时以欣赏评述为主展开,其中穿插灯与光的知识链接及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简单的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变式;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2.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对于灯光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分析灯饰的材质、造型及装饰对于灯光的影响。3.感受灯与人们生活感情的关系,加深对光的认识与理解,学会美化生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针刺无骨花灯实物1件 灯饰实物2件 照明灯具1个(学 具): 各类纸材 剪刀 双面胶 小刀 胶水 颜料 笔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1. 教室关灯,关门,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变暗.播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2. 教师缓缓讲述民间故事:在一千三百多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位浙江仙居的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正当他几乎绝望时,被一仙女救起,并为他点起一盏美伦美焕的“神灯”,带领他安全返家。聪明的秀才回家后,凭着记忆仿制出了“神灯”,悬挂在自家门前。没想到绚丽的灯光又引来仙女下凡,和他结为夫妻,伴他夜夜灯下苦读。秀才不久后高中状元。人们深感惊叹,纷纷进行仿制。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在民间流传开来。3. 教师打开套有“针刺无骨花灯”的灯座电源,实物展示。4. 教师总结:这种灯民间叫“状元灯”。因全身没有任何竹质或铁质骨架、全由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所以又叫“针刺无骨花灯”。(板书:第7课《灯与光》)5.播放课件“古代的灯”(板书:古代的灯)6.展示灯会图片,教师补充说明并总结:中国是灯的故乡,古人们充分运用了智慧来美化灯、留住光。我们为此应感到无比自豪。7.播放课件“现在的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欣赏。(板书:现在的灯)8.展示城市夜景图片,教师概括总结:现代灯的设计中色彩、材质、造型和制作方法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我们的坚硬而冰冷的城市黑夜因为灯光而显得格外温暖和美丽。9.古人仅用纸就制作出了“针刺无骨花灯”像那样的精美绝伦的灯罩,我们也不能落后.请思考: ①做纸制灯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怎么样的;②不同质地、不同薄厚、不同色彩的纸如何设计造型和装饰搭配;10.展示两件教师范例;教师总结:纸制灯饰因其廉价易得,合乎环保意识和具有广阔的造型创意空间,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潮流。11.课件展示课堂作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纸为主要材料,合作完成1件灯饰作品。要求:①造型 简洁大方②色彩 明快温馨③团队协作、分工合理 ④注意安全和卫生12.打开灯并播放音乐《月光曲》;教师巡场指导。 13.关掉其它照明灯,只亮展示台的灯泡;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作品;14.教师肯定每件作品的闪光点,并适当指出不足之处。15.课件展示课后拓展延伸作业:①教师给每组学生指定一个与灯或光有关的主题,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必需完成)②建议用其它废旧材料再做一个有个性的灯饰。(可自由选择) 1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1. 布置主题灯展——《我们的灯会》。播放背景音乐《渔歌晚唱》2. 要求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课外收集的资料;表扬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发言的良好学风;对猜对灯谜的学生颁发纪念品。3. 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制作”、“最佳效果”、“最佳表述”四项大奖。 4. 教师总结:灯代表温暖,光蕴涵希望。 1.欣赏音乐,感受黑暗 2.聆听故事 3.学生近距离观察针刺无骨花灯实物,寻找其特色:无骨架;纸质;光呈点状发散;…… 4.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各类古代灯饰图片,讨论并举手发言指出喜欢哪盏灯饰及喜欢的原因 5.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各类现代灯饰图片,讨论并举手发言具体指出所喜欢的灯饰放置的环境、材料、造型特点、制作方法等。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并上台来展示和说明初步构想:薄而软的纸(如宣纸)可由骨架支撑造型并绘色绘画加以装饰;透光性好的纸可直接折叠、粘贴造型透光不性好的纸可用切割.镂空等方法…… 7.以四人为一组,学生讨论后分工合作,设计并制作灯饰作品。 8.作品完成后填写设计说明:作品名称:设计者:灵感来源:材质和方法:放置环境:自我评价: 9.选几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阐述设计说明。 10.学生课后收集以下资料 第一组:灯的分类第二组:灯与健康第三组:灯会的起源第四组:收集灯谜第五组:与灯或光有关的诗句第六组:与灯或光有关的故事第七组:与灯或光有关的歌曲第八组:与灯或光有关的美术作品 1. 每组学生派代表一一诵读和展示在课外收集的八组与灯或光有关的资料;其发言完毕后可其它组学生进行补充。 2. 自由参观,并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投票。 3. 学生集体诵读:我能让灯更美丽!灯能让光更美丽!光让世界更美丽! 由光明到黑暗,让学生静心聆听,从黑暗中渴望光明,视觉和心理都较自然地集中感受到灯与光的魅力中去,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渡更自然,也为后面涉猎更多有关灯与光的人文知识做好铺垫。 用现场讲而不是放事先录音,一方面展示了我语言方面的特长,另一方面也便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 黑暗背景下的花灯实物比图片或视频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引发学生的激情和兴趣。 通过分析、概括、类比,使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交流中了解了灯饰制作的设计手法及制作步骤。摆脱原有“灌输”知识的方法。消除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产生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书中的方法和步骤范例教师无须多讲,让学生自己找。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明确活动的目的讨论,议题有针对性,讨论气氛热烈,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小组发言促进了相互的学习、借鉴及交流。 用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可相互启发,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思维更活泼,创作欲望更强烈,同时也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便于学生整理设计思路和表述。 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过程,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表现的机会 将拓展延伸的内容作为小组课外作业,既有利于资源整和也有利于成员间相互督促,可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作业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可兼顾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学生。 用环境营造气氛,用语言点燃激情,用歌声抒发情感,用谜语引发智慧……使学生充分锻炼了自己,充分展现了自己,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主体性,有利于人文知识的传承和综合知识的整合,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好奇 大声诵读结语诗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