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美元为什么能够取代英镑占据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有利条件: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是衰落。
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示意图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
经合组织
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顾名思义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
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各地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联系更加紧密,竞争更为激烈;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相邻区域由于地缘、文化相近等原因,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驱使下更便于合作。
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体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②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现象。
③第三阶级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影响:
(1)积极方面:用于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成员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提高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2)消极方面: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集体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金、技术、人才等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一.欧洲联盟:
简称欧盟:
European Union -- EU
(2)二战后欧洲实力的下降。
(3)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的威胁
(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和痛苦。
(4)战后经济的发展使欧洲各国认识到要在美苏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原因
(5)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1992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过程:
实质突破: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2 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性质上:
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内容上:
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3、主要措施:
(1)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2)共同的农业政策: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3)统一的市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4)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合作探究
4、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
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②政治上: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
③世界格局: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
五角星,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
桥 梁,视为纽带的象征。
在某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后,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与美国“并肩齐进” ……欧盟不想再当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这种 “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媒体曾表示了担忧,担心他带领欧洲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过金融峰会结束后,美国媒体显然松了口气。
材料中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主要因素:西欧实力不及美国。
说明:一个国家再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综合实力。
材料一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二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贸易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歇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材料一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二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现象: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体化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援助。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建立:
(1) 1992年: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酝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3、宗旨:
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
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4、特点:
(1)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特征;
(2)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5、影响:
A、促进三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B、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酝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2001年,美洲33个国家的首脑签署了协议,以2005年为最后期限,正式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2003年,谈判陷入僵局。
2005年11月,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未能就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协议。
加拿大:转移夕阳工业
美国:扩大出口市场
墨西哥:吸引资金和技术
有人说该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 那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墨西哥出出主意呢?
要退出吗?该怎么做?启示?
(分析、讨论)
议一议
材料:
一、10年来,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近2倍。
二、过去10年中墨西哥年均吸引外资高达120亿美元,是印尼的3倍;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
三、墨西哥经济规模达到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9位。
议一议
四、墨西哥农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造成130万农民破产。
五、2001年2月25日,墨西哥爆发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抗议活动。2008年墨西哥举行世界社会论坛,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
六、在2002APEC会议开幕式上,墨西哥经济部部长德韦斯表示,墨西哥将明确反对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制成品自由进入墨西哥,保护墨西哥本土公司倒闭以及避免关税升级 。
议一议
为了抗议政府的乳制品进口政策,一位墨西哥农民将一头母牛挂在了墨西哥经济部门入口的旗杆上。
墨西哥农民把玉米秸堆放在独立纪念碑前,表示墨西哥农业抵挡不住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竞争。
(1)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各国都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3)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
(2) 在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其他两国,因而在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影响
启示: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区域经济合作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趋利避害。
作用:三国经济的互补性扩大了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
问题:由于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对欠发达的墨西哥造成民族工业受损的后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探究】
三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亚太地区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1、原因:
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建立:
1989年 堪培拉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成立
1991 《汉城宣言》 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性质:
官方论坛
4、地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在汉城(今译首尔)召开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规定了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相互共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简称APEC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三个层次的决策机制:高官会议---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一般原则:
1.全面性 :涉及实现自由和开放贸易与投资长远目标的所有障碍;
2.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一致性;
3.可比性:考虑到每一个成员已达到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4.非歧视性; 5.透明度;
6.维持现状:尽可能不使用使保护主义升级的措施;
7.同时启动,持续进程与不同的时间表;
8.灵活性(不搞立法式规定,不推行一种模式);
9.合作。
---薛敬孝等编《APEC研究》
中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作出了哪些贡献?
②积极支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原则;
④在上海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①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中国所主办的级别最高的一次外交活动。
1991年
6、影响:
A、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B、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新的模式,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5、特点:
(1)、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强;
(2)、形成APEC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7、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走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有何影响?
讨论
1.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走向世界;
2.有利于我国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
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创造和平与安全的
环境。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时间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
合作领域
有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其他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欧洲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经政军
经济
经济
有(欧洲议会)
无
无
统一的货币欧元
以美国为主导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比比看
合作水平最高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成立:1967年东南亚曼谷外长会议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盟成立。
发展: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时间
成员国间差异性 多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多为发展中国家 很明显
合作领域 经政军 经济 经政 论坛性
1994
1993
1967
1989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
式基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
有强制性,其合作的程度比较低。
2)而其他经济联合体为非论坛性的经济合作组
织,通过制定共同的规则章程约束各成员国
必须共同执行,联合程度高,尤其是欧盟。
合作探究:
亚太经合组织与其他经济联合体有什么区别?
1.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的结果
3.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产物
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有益和不利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其发展;也有利于加强集团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区域集团均具有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合作探讨: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会带来怎样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有利 吸引外资、提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更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政治改革和加速民主化进程等;
不利民族经济面临具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大、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等。
合作探讨:
1.与欧共体比较,概括欧盟有哪些新的发展?
①规模上:越来越大
(6国—10国—12国—15国—25国—27国)
②区域上:逐步东扩(西欧——中东欧)
③经济上:经济合作程度越来越深
(单一局部到多种整体)
④性质上:由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经 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⑤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2.欧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作为欧洲范围内的统一货币,巩固了欧洲一体化的成果,标志着一体化有了质的飞跃。
①货币的统一意味着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协调,从而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
②对美元需求的减少,促使美国采取改善财政、稳定美元的措施,冲击了世界格局。
欧元的使用增加了欧洲人民的心理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2)政治上:
(3)心理上:
(1)经济上: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不同点 规模
合作领域
合作方式
相同点 背景
成员国
组织形式
性质
影响
3.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比较。
由三国组成
现有21个成员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但并未形成关税同盟,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广泛合作
具有灵活性,基于自愿、平等,被称为“APEC方式”
强制性
都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目的都是实现区域内经济资源的互补,提高经济竞争力
各国发展不平衡
都没有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都是区域经济集团
4.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各自有什么特点?
①南北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②大国主导
③战略过渡性(美加—北美—美洲)
⑴欧洲联盟:
⑵北美自由贸易区:
⑶亚太经合组织:
①一体化程度最高
②具有经济、政治双重性质
③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
①地理范围最广
②跨区域性
③松散性(论坛性的经济组织)
④合作方式是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⑤合作程度较低
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
6.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与弊。
(1)利:
①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
②为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④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2)弊:
①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②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
③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④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使其自然环境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