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牧童短笛》
教
学
设
计
学校: 康巴什新区第一小学
学科: 音乐
姓名: 张贺
学校 康巴什新区第一小学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
日期 2016.10
课型 欣赏课
执教人 张贺
课题 《牧童短笛》
教学设计
课题
《牧童短笛》
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乐曲《牧童短笛》,感受轻松、欢快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辨、模唱、律动、对比体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情绪、速度)赏析音乐。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牧童短笛》这首乐曲,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熟悉作品的音乐主题;了解贺绿汀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牧童短笛》,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情绪、速度、力度)赏析音乐。
听辨音乐主题。
一、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
A段4/4拍,速度徐缓、悠扬,犹如一幅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用钢琴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让听众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转为2/4拍,活泼欢快,具有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主题,这一乐段采用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调更加的流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
三、 教学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生音乐审美培养,提倡综合学科和弘扬民族音乐为指导思想,介绍分析我国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理论依据?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鼓励学生对听音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感受,聆听时能够作出相应的情绪和体态反应,能够在律动、歌舞表演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设计思路:
导入——《牧童来时》——《牧童玩耍》——《牧童归去》——拓展
教学
过程
教学活动
环节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体感知,初步明确乐曲结构
意境体验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导入阶段
二、
欣赏乐曲
三、
分段聆听
环视学生,师生问好。
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请你闭眼聆听,边听边想,你从老师演唱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复唱“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初听乐曲。
①请你观看《牧牛图》水墨画图片,聆听一首乐曲,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三幅)
教师小结: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吹奏,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画面。
②?提问: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预设:主人公是谁?手里拿着什么?)
4.揭题、板书《牧童短笛》
5.???分乐段欣赏乐曲。
(1)第一部分:《牧童来时》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提问:第一主题的旋律走向是怎样的?
(ppt显示选择项:起伏跌宕型、上下环绕型)
③?律动1:请你随音乐模仿小牧童去放牧,一路上都会遇到哪些景象,请你的肢体表现出来。
④律动2:教师搜集学生零碎动作,简单串起来,随音乐再完整表演一遍。
⑤这一部分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知识点:复调。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⑥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⑦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
⑧ 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
(2)第二部分:《牧童玩耍》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预设:在学校,见到好朋友时...)
③?律动1: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
④教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⑤?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
(3)第三部分:《牧童归去》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教师范奏)
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4)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
4. 完整的欣赏乐曲。(《牧童短笛》动画)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A和A’的时候,跟随音乐旋律用手划4/4拍指挥图式。
1.?贺绿汀简介。
2.?介绍乐曲背景。
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牧童、短笛....
学生聆听、思考后回答。
放牧的儿童...
《牧童短笛》
上下环绕型
再次表演
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
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
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
自己说出聆听、体验的感受
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