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
马嵬(其二)
计划课时:3课时(新课讲解2课时+练习讲解1课时)
一、内容及解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李商隐诗二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七课,由李商隐的两首诗《锦瑟》和《马嵬(其二)》组成,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理解他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诗中典故及史实,本课的教学要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其他几首诗歌,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教学重点是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诗歌中不同典故和史实的理解。
二、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表现方法。
2、体会李商隐诗歌特点风格 。
3、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学习本诗叙事的手法 。
(二)目标解析: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体会李商隐诗歌特点,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特别是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把握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课内遇到的问题是不能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诗中意象,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诗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指出诗中意象的意义,其中的关键是要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中意象。
四、教学条件分析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 自学
问题1:本诗以哪一事件为背景?请同学介绍。
【明确】马嵬之变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 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长安城岌岌可危。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及诸皇亲国戚,逃往四川。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问题2:如何诵读这首诗?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第二部分 互学导学
问题一:如何理解诗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诗歌并掌握诗歌。
问题1:诗歌首联如何翻译?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作答。
【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问题2:首联中用典,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作答。
【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问题3:颔联两句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虎旅传宵柝”写的是逃难生活的不安适。“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暗示唐玄宗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但“无复”点出了这一希望已幻灭,“无复”与“空闻”相对,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问题4: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马嵬之变这一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同驻马”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牵牛”对照“六军同驻马”,两相映衬,就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
问题5: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比引人沉思,发人深省。
问题二:诗人借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所兴何感?(诗人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明确】批判唐玄宗荒淫误国,以史为鉴,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
问题三:本诗上叙事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诗歌分析诗歌特点。
【明确】用倒叙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变一事。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
六、课堂小结
对 比
倒 今:寻仙为妄 —— 死别是真
叙 昔:军中逃难 —— 宫中
马嵬赐死 —— 长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 百姓可全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的咏史诗,根据马嵬兵变的历史事件批判了玄宗的荒淫误国,对唐玄宗身为皇帝却弄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美色,荒淫误国,致使国家 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七、目标检测
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答案:C
2.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B. 无复鸡人报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惘然:迷惘,茫然。
D. 他生未卜此生休 ?????????????????卜:占卜。
答案:D
配餐作业
A组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 驻马 防患未然 心心相印
B.无端 沧海 闪烁其辞 蓝田生玉
C.徒闻 造诣 觥筹交错 风平浪净
D.怅惘 杜鹃 抱关击柝 梦笔生花
从抒情方法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B.望帝春心托杜鹃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不及卢家有莫愁
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弦一柱思华年 B.只是当时已惘然
C.望帝春心托杜鹃 D.不及卢家有莫愁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里约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在不少项目上虽然错失金牌,但他们面对失利的坦然率真、连珠妙语常常引的大家拍手称快。
B.这座高楼在爆破指令后轰然倒地,尘烟弥漫,巨大的坍塌声音响遏行云,场面震撼路人。
C.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三季度,华为等国产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 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辞藻精丽,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1.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净—静。
2.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A项,用锦瑟来象征进行抒情;B和D都是用典抒情。
3.D【解析】D项,都是“不如”的意思。A项,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今义:青年时代。B项,古义:迷惘,茫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C项,古义:指伤春之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
4.D【解析】A项,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此处不合语境。B项,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此处用错对象。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处用错对象。D项,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风味)。
B组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锦瑟(sè) 琴弦(xuán) 惘(wǎng)然
B.马嵬(wěi) 未卜(bǔ) 华年(huá)
C.虎旅(lǚ) 杜鹃(juān) 四纪(jì)
D.晓筹(chóu) 宵柝(chì) 驻(zhù)马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爱慕异性的心情)
B.无复鸡人报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头。端,东西的头)
D.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七个夜晚。夕,泛指晚上)
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想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笑牛郎织女不如他和杨贵妃可以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8.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
月榭故香因雨发, 。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B.李商隐的一生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许多像《锦瑟》一般哀婉艳丽的诗篇。
C.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D.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5.C【解析】A项,“弦”应读xián;B项,“嵬”应读wéi;D项,“柝”应读tuò。
6.B【解析】A项,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C项,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D项,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7.C【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当时”并不是指“在这危急之时”,而是指“当年”。“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当年牛郎织女一年只能会面一次。
8.A【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9.D【解析】A项,成分残缺,“记取”缺少宾语,应在“战乱之苦”后添加“的历史悲剧”。B项,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删去第一个“的”。C项,句式杂糅,“超过”与“以上”,删去其一。
C组题
10.依次填入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两句应当是( )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以灵感,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
1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重要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重要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13.名句积累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4)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B【解析】①句,a符合鉴赏诗歌的规律;②句,根据语句连贯的原则,即句式一致,选b。
11.A【解析】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有时也指情意。情调:是人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指人情感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冷峻深沉:思想感情不外露,遇事沉着冷静。冷峭,形容冷气逼人、态度严峻、话语尖刻。温和娴雅: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平和更加侧重于心态的平静、心平气和即使是激愤的情感也是以淡泊之音表现出来。冲淡平和:即淡泊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柔和。至关重要:关: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举足重要: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12.B【解析】A项,语序不当,不应是国家大剧院从现在起到年底一直都在宣布,应将“从现在起到年底”放到“宣布”后面;C项结构混乱,“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产生深深的思索”“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D项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国家”,后一句中被冠民“史上最严”的称号的应该是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因暗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
13.(1)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4)此日六军同驻马 不及卢家有莫愁
14.示例: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智慧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