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吊饰
上课教师
班级
二年级
第 1、2 节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利用立体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设计制作。本课的侧重点让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的过程中体验美化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吊饰的种类,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制作吊饰的全过程,通过剪、贴、画等制作手段及多种材料的运用,设计制作成既美观又有吉祥寓意的吊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互动游戏、教师演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吊饰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生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增进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吊饰设计制作的过程及乐趣。
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吊饰造型新颖美观,有一定的寓意。
用具
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彩纸、皱纹纸、冰棍棒、毛线、毛线针等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激趣导入
1、在年货市场里,你找到了哪些吊饰?(课件欣赏)【设计意图:欣赏图片,感受吊饰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出示图例,观察探究。吊饰运用了哪些颜色?吊饰的造型有哪些?各种各样的吊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色彩。节日的吊饰更是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吊饰基本知识和作用:增添色彩,渲染气氛。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学习态度。】
提问:为什么有的吊饰上有“鱼”等小动物的图案,有的吊饰上要写上“春”字,“福”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理解民间吊饰的美好寓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启迪智慧】
民间吊饰中鱼等小动物寓意连年有余,是吉祥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出示一个吊饰实物,引导分析介绍吊饰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挂件、挂线、穗子。
组织观察后讨论:1)你觉得制作吊饰的材料有什么?
2)制作方法有哪些?
硬纸,彩纸,皱纹纸,彩笔,剪刀,双面胶,针线绳,等可以塑造的材料。
画与剪与穿相结合、画,剪、编、穿、粘等技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了解吊饰的基本结构。分析实物和欣赏图例有助于已有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启发学生恰当地选择运用材料和技法,也是本课中的重点。】
教师演示拉花式吊饰和硬纸穿插式吊饰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内容选定——选择材料——画——剪刻——穿插——连起来——挂起来
【设计意图:示范引领,突破难点,鼓励创新】
巩固拓展
1、说一说,你想做一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吊饰?【设计意图:讨论学习,开阔设计思路】
2、艺术实践:根据自己和同桌所带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吊饰。要求:合理使用材料,造型不限,色彩鲜艳,装饰性较强。【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的能力。】
3、展示评价。【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集体布置教室,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4、课后拓展:欣赏其他巧用材料制作的吊饰。【设计意图:再次启发学生构思,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
板书设计
吊饰
安全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