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 2.《滑轮》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 2.《滑轮》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0:35:36

文档简介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滑 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能够认识到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滑轮或滑轮组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教师放演示开启和闭合窗帘的课件)一拉这根绳,窗帘就可以开启或闭合。那么,这个窗帘是怎样安装的呢?
学生讨论。
2.提问:在安装这个窗帘时,用了这个特殊的小轮子。请大家看看这个小轮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滑轮。
3.谈话:这个边缘有沟槽、可以绕轴转动的特殊的小轮子叫滑轮。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滑轮。根据滑轮的轴是固定的,还是可以移动的,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关于滑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讨论。
(二)学习新课
1.提问:固定在窗帘轨道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交流自己个人的看法。
2.谈话: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充足的证据。究竟用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找出证据。
提示:反复做几次实验。实验时,要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训练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操作能力
3.提问: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自己组是怎样实验的,从实验的数据中,能发现什么规律???条理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找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质疑和答辩。
5.总结:我们用定滑轮进行了多次实验,而且还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提示: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定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提问:我们怎样来说明安装带滑轮的窗帘装置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利用窗帘装置的模型让他们再试一试。??
学生讨论或操作(最好是让学生用拉窗帘的实验和数据来解释问题)??
发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应用滑轮的装置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
7.谈话:通过研究定滑轮作用的过程,你认为应该怎样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2.滑 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科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小组探究完成滑轮作用的实验)、分析综合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探究氛围。
【教学重点】
知道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播放学校升旗时的一段录像片(最好是本班的学生在升旗)。
1.讨论:
(l)升旗的时候,旗子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它是什么样的?
(3)关于这个装置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讨论,质疑,解疑。
探究研讨:(结合动画演示)
一、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出示滑轮)。
1.把滑轮放在实物投影上。
(1)讲解:
像这样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板书课题)
(2)思考:
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滑轮?
(3)学生讨论,汇报。
(4)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出示定滑轮图)像旗杆顶上这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板书 定滑轮)(出示动滑轮图)有的滑轮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与下面的重物一起上下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板书 动滑轮)
二、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1.定滑轮左边的图片和27页动滑轮右边的图片
2.讨论:
(1)你认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2)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启发学生发现,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3)只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物的时候,要使重物往上升,人必须往哪个方向拉绳子?这说明什么?(启发学生发现,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推想: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提起重物省不省力呢?我们应该怎样做?
(5)能否用桌上的实验用具进行研究?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书上。(启发学生看书48页,自己探究。)
3.学生边讨论边实验,汇报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4.师生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不省力也不费力。(结合动画演示板书: 改变用力方向 不省力也不费力;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思考:
(1)定滑轮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2)动滑轮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根据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启发学生发现: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使用。)
(4)你能给新的装置起一个名字吗?有什么优点?
2.分组实验,探究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汇报:
(1)到讲台桌上演示组装、操作方法。
(2)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叫做滑轮组。
4.师生小结: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可以既省力又方便。我们组装的是一组滑轮组,实际应用时还可以组成两组、三组或多组。(出示多组滑轮组图)使用的滑轮组越多,越省力。(板书 省力 方便)
巩固反馈:
1.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
(1)吊车上用的是什么滑轮?有什么作用?
(2)拉窗帘用的是什么滑轮?有什么作用?
2.谈话:
  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谁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 ?? ? 定滑轮? ? 方便? ? 不省力也不费力
滑轮
? ?? ? 动滑轮? ? 不方便? ?省力
? ?
? ?? ? 滑轮组? ? 方便? ???省力
随堂检测:
1.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 ? )。像旗杆上的滑轮那 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叫做(? ?? ?),它的作用是能(? ?? ?? ?? ?),但不能(? ?? ???)。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 ?),动它的作用是能(? ?? ?? ?? ?),但不能(? ?? ???)。把(? ?? ?)和(? ?? ?)组合起来使用的叫做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 ? )又(? ? )。




PAGE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滑轮》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验知道滑轮的作用。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方便、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
估计: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结论)。
(2)讨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估计:把动滑轮和定滑轮一起使用。
(3)分组实验: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用钩码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动滑轮的自重)
(4)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学生填写P10结论)
三、巩固应用: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观察课本插图)
四、布置作业: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