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鸟语花香
Ⅱ
基本技法
绘画执笔大体同于书法,要掌握指实、掌虚、背圆、腕平、五指齐力的要领,但较之书法用笔更为灵活。书法执笔一般要求竖掌,绘画执笔则可横卧,可略高一些,这样与腕、肘、肩、身相互配合,运笔方能既灵活而又得力。
运笔
中锋运笔,笔管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侧锋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画出的笔线粗壮而毛辣,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可运于树干、山石的勾勒、皴擦中。
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墨
【用墨】: 1 淡墨:水多墨少,浓墨加水调之。 2 浓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3 焦墨:黑墨干而近燥者。 4 宿墨:隔夜之墨。 5 泼墨:全用湿墨泼纸画成,单层墨色变化,苍茫淋漓,而无笔痕。 6 破墨:在画未干之际,以浓墨或淡墨补笔,不同墨色互相渗化, 形成五彩墨色之韵味。 7 积墨:由淡墨开始,层层积叠,但明暗不同层次的墨色,不互相 渲染或混杂,而是层次分明。 8 飞墨:在轮廓内部皴后,用浓淡墨烘染绢背。 9 搭墨:毛笔调淡墨后,以笔尖复沾浓墨,下笔即有浓淡效果。 【墨分五色】:干、黑、浓、淡、湿。 【墨分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笔墨运用要项】:轻重疾徐,浓淡干湿,浅深疏密,流丽活泼
竹子
竹子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数以万计。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趣,文人将自身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使竹子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
竹画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五代后唐的李夫人首创了临摹窗上竹影的墨竹图,此后墨竹图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画体,用以表现竹子神韵,象征文人士大夫的气节。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接着是诗书画“三绝”的苏轼,其所画墨竹笔墨雄健,墨气深厚,代表作是《枯木竹石图》。历代留下了很多画竹传世之作,现今我国的竹子绘画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竹子的画法
视频Ⅰ
视频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