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选择题
1.“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里的“执政之府”是指 ( )
A.内阁 B.南书房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有学者认为:“世宗(注:雍正帝)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 ),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应为 ( )
A.中书省 B.市舶司 C.锦衣卫 D.军机处
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一见面(请皇帝旨)一一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一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讨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强化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强化
5.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
6.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A.君主权力的强化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封建制度的完善
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8.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科举考试 B.兴办学校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 闭关锁国
9.清朝时,有一位考官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因为“维”“止”被歪曲解释为“雍”“正”去头(雍正为清朝的皇帝)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大兴文字狱 B.禁书毁书 C.好大喜功 D.提倡言论自由
1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 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 D. 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11.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A. 废除宰相制度 B. 设立锦衣卫 C. 设立廷杖制度 D. 设立军机处
12. 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
A.君臣们愚昧无知,自傲自大 B.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D.政治黑暗腐败
13.清朝时,曾有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B. 中西方人种的差异
C. 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中国文人的偏见
1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加快发展陆路交通 B.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15.由CCTV记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的城市是(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16.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非选择题
17.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四: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这个制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18.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路”经济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指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的史实。
材料二“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 -1433 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 条件...... 马克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10:DDDDB; ADCAA; 11-16:DBCCC; B
17.(1)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2)废丞相
(3)军机处;加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4)皇权不断加强
(5)科举制度.影响: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④他们推动而了以系列改革,为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任答两点)。
18.(1) 长安,西域都护。
(2)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闭关锁国;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上。
(4)开放促进交流与发展,闭关导致落后。
启示:封闭自守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国家强大,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