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周周清(三)
1、基础清
1.用横线画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并改正
绚丽(xuàn) 俨然(yǎn) 襁褓(qiánɡ) 挚爱(zhì)
改正:qiǎnɡ
缅怀(miàn) 溯洄(sù) 剥削(xuē) 豁然开朗(huò)
改正:miǎn
拙劣(zhuō) 垂髫(tiáo) 萦绕(yín) 辗转反侧(zhǎn)
改正:yí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怅惘 退色 川流不息 云遮雾障
B.抗拒 演绎 精雕细刻 胜利在望
C.恳求 钟鼎 草长莺飞 漫不精心
D.次第 抉择 阳奉阴违 人情事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C)(2分)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 。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A结果 虽然 率先
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
D.后果 虽决 率先
4.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B)
A.《颜氏家训》在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B.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C.以“泰微课”为主题的创新案例,从1600多项申请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全国仅有20个)。
D.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B.《桃花源记》——陶渊明——中国汉代——散文
C.《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游记散文
D.《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古体诗
7.下列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被大兵抢走了。
B.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孙悟空为“弼马温”。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蟋蟀、萤火虫等昆虫。
2、素养清。
8.(国学题 )填空。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悠悠我心 (2)天涯若比邻 (3)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4)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9.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该书中主人公因__补考时,他把烟末撒在神父家的面团里以反抗神父对他的不公正待遇__而在12岁的时候就被迫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他人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选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__乐观、顽强、不向命运屈服、永不言败__的性格。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__从事文学创作__。
三、阅读清
(一)文言文阅读清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竹本固(牢固)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探求)
C.不终日而毕(完成) 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留给)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B
11.(1)第二天,(我)(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2) 贤才(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赏识和任用贤才的人来加以区别。
12.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诠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竹子的秉性刚直,刚直是为了站住身体;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悟道理;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二)课外阅读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白菜汤
屠格涅夫(巴金译)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望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很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
“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
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以后,她很悲痛,她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
“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出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该糟蹋的,里面放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13.选文中的乞丐和农妇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乞丐的不幸表现在他贫穷、有疾病、衰弱、孤独。农妇的不幸表现在她失子、丧夫、贫穷、孤独、不被人理解。
14.《乞丐》中“我”称乞丐为“兄弟”,《白菜汤》中地主太太在心里暗称农妇为“她们这种人”,这两个称呼分别表达了“我”和地主太太怎样的感情?
“我”称乞丐为“兄弟”,表达了“我”对乞丐的同情、理解、尊重、愧疚。地主太太称农妇为“她们这种人”,表达了地主太太的惊讶、不解、轻视(不屑、轻蔑)。
15.下面是同一个句子的不同译文,阅读后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①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②(他)两片青色的嘴唇浅浅一笑——他也紧紧地捏了捏我冰冷的手指。(王智量译)
(请任选一句,说说加点部分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我选__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②贵妇人见她站在茅屋中间的桌子前面,用右手(左手无力地耷拉着)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从熏黑的陶罐底里舀取稀薄的菜汤,一勺一勺喝进肚里。(张守仁译)
(句中加点词“吞下”和“喝进”,你认为哪一个翻译得更好?请结合上下文谈谈理由。)
(1)示例一:我选①句,“紧握”是紧紧地握着的意思,用在这里,表明乞丐听到“我”称他为“兄弟”后,内心充满感激,忘记了自己乞丐的身份,把“我”也当成了兄弟。示例二:我选②句,“紧紧”表明他感受到了“我”的同情和尊重,内心充满感激;“捏了捏”表明他顾及自己的身份,担心自己肮脏的手弄脏了“我”。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尊重。(2)示例一:我认为“吞下”翻译得更好。因为“吞下”写出了农妇很吃力但很努力地咽白菜汤的情景,这更能表现她失子后的悲伤和对放了盐的白菜汤的珍惜。示例二:我认为“喝进”翻译得更好。因为这句话是以贵妇人的视角来写的,她无法真正理解农妇当时的悲伤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她眼中的农妇是从容地“喝进”白菜汤的。
16.《乞丐》中的“我”能与乞丐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白菜汤》中的地主太太却无法理解农妇喝白菜汤的行为。有人批评地主太太缺乏同情心,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你的意见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示例一:地主太太缺乏同情心,因为她看到失去儿子的农妇喝白菜汤,不但没有安慰她,还责备她心肠硬。示例二:地主太太是有同情心的,因为她得知农妇的不幸遭遇后,便在农妇儿子下葬的那一天主动去探望农妇。示例三:地主太太有同情心,但她无法真正走进穷人的世界。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她无法理解农妇喝白菜汤的行为,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古诗鉴赏清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7、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18、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9、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20、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四、写作清
21. 请以下面题目为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努力,让人生更美好。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