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8 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 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8 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 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4:52:04

文档简介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测量两杯水在不同光照下的温度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热辐射现象。运用电灯泡温度的对比实验、光照下黑白物体温度的对比温度,指导学生自己感受和体验热的辐射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一个“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不同”的实验。通过这些观察、实验和设计活动,使学生认识太阳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辐射。
教学内容:
本课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通过测量光照不同的两杯水的温度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太阳向地球传递的方式是热辐射。
第二部分:通过电灯泡的对比实验,感受和体验热辐射现象。
第三部分:研究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的辐射热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辐射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
能   力:初步具有做对比实验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初步具有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辐射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纸盒、黑纸、温度计、小烧杯、水、透明塑料膜、纸板、电灯泡、台灯、大烧杯、黑色和白色塑料袋等。
(2)有关热辐射内容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目的
激发兴趣,学会做对比实验,认识热辐射。 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培养分析、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做实验。 (1)做两个纸盒,纸盒里贴上黑色的纸,把两个小杯冷水分别放到甲、两个纸盒内。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水温,并记录下来,同时记录时间。 (3)把两个盒子同时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室内窗台上。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纸盒上。在其中一个盒上挡上纸板。 (4)过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水温。 2.组织学生边实验、边讨论: (1)以上两个实验装置中,哪个杯子里的水温高? (2)温度高的水获得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3)热是怎样传递的? 3.教师小结: 太阳距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只有两三千千米厚。人们经过研究知道,太阳不是通过传导、对流的方式向地球传递热的,这种直接传递热的方式叫辐射。 学生实验。 学生测量、记录水温和时间。 学生讨论。
培养实验能力。 感受电灯泡的辐射热。 1. 教师提问:把手靠近亮着的电灯泡,可以感到电灯泡发出的热。关闭电灯,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扣在灯泡上,再打开电灯,能立刻感到电灯发出的热吗?2. 组织学生讨论:电灯泡发出的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学生实验。 讨论。 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品质。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1.教师提问: (1)摸一摸阳光照射下的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会有什么感受? (2)在阳光下,为什么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的温度不同呢? 2.指导学生设计“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不同”的实验。 (1)提供材料。 (2)设计和交流实验方案。 (3)做实验,并记录实验情况。 (4)总结实验: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 学生边实验边讨论。 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记录并小结。





PAGE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辐射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
2.初步具有做对比实验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初步具有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辐射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

教学准备:
灯泡,温度计,纸,黑、白色纸、塑料袋,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我们人类要生存下去,不能少哪几样东西?
估计:答阳光,水,食物,衣服,空气等
对策:如果要是没有太阳,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我们人类主要是利用太阳的什么来生维持生命?(光和热)

讲述:太阳怎样向地球传递热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板书课题)

二、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太阳向地球传递热的方式是传导。
1)小组实验:
师:演示实验:书中实验1的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猜一猜哪杯水的温度是最高的。
3)听汇报:主要倾听原因。
估计:学生会答其中一个不热,是因为纸挡住了太阳光。
要求: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
太阳的热向四面八方传导递,这种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热的方式叫幅射。
4)谈话:你觉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传递热的方式是辐射?(学生若回答不上来,师引导:炉子、暖气、灯泡的热等)
5)小组活动:用温度计去检验到底是哪杯水的温度上升得高?
6)听汇报:
估计:会有温度不一样的情况发生(指被挡着的那杯水)
对策;让其他同学帮忙分析为什么?从而总结出其主要原因是阴影的大与小。

2.探究哪个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1)谈话:在非常热的天气,谁穿过黑色的衣服?(若没有学生有此体验,则进一步问:有黑、白色衣服,你会选哪件?为什么?)
2)讨论:能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到底是哪个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呢?请把实验方案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可画图也可写文字)
实验结论
3)汇报:
注意倾听,让其他同学评论其他组的实验方案,教师自己要注意学生实验是否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如果不是,而其他同学又没有发现此实验存在问题,则教师自己通过提问引起学生讨论;其次要评价学生记录单的填写情况
4)学生实验
5)听汇报:怎么实验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了哪些知识?(充分让学生发言)

四、课堂检测
1.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
2.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的衣服而不喜欢穿黑色的衣服?
3.请举出生活中用辐射传递热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