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4: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
1.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量是2?????????B.?变量是C、π、r???? C.?变量是C、r????????????????D.?常量是2、r
2.小颖现已存款200元.为赞助“希望工程”,她计划今后每月存款10元,则存款总金额y(元)与时间x(月)之间的关系式是( )
A.y=10x B.y=120x C.y=200-10x D.y=200+10x
3.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其中一边的长为x(0<x<12)cm,面积为y cm2,则该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式可以写为(  )
A.y=x2 B.y=(12-x)2 C.y=(12-x)x D.y=2(12-x)
4.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小明看报用时8 min B.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 m
C.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 m D.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 min

5.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呈现如图规律,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 B.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
C.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 D.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总比男生慢

6. 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与x的变量关系式的图象是( )

7.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用x表示注水时间,用y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变量y与x之间关系的选项是( )

8.自行车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它所行走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为( )
A.?S=10+t???????????B.????? C.?S=??????????????D.?S=10t
9.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

10.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
11.已知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有如下关系:S=πr2,在这个关系中,常量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12. 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55升,如果每小时耗油7升,则油箱内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13.某水库初始的水位高度为5米,水位在10小时内持续匀速上涨,测量可知,经过4小时,水位上涨了1米.
(1)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10)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______小时,水库的水位上涨到6.5米;
(3)当时间由1小时变化到10小时时,水库的水位高度由______米变化到______米;
14.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米.

15.如图①,在长方形ABCD中,动点E从点B出发,沿B→A→D→C方向运动至点C处停止,设点E运动的路程为x,△BCE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当x=7时,点E应运动到点_______.

16.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m)与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________,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__________.

17.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驶情况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与去学校时上、下坡的速度相同,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关于变量x,y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6,则最后输出因变量y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66分)
19.(8分) 为了解某种品牌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
汽车行驶时间t/h 0 1 2 3 …
油箱剩余油量Q/L 50 42 34 26 …

(1)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直接写出Q与t之间的关系式.
(2)汽车行驶5 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多少?



20.(8分)如图是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上午3时的气温是多少?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图中A点表示的是什么?




21.(8分) 下表记录的是某天一昼夜温度变化的数据.
时刻/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3 -5 -6.5 -4 0 4 7.5 10 8 5 1 -1 -2

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早晨6时和中午12时的温度各是多少?
(2)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
(3)这一天内温度上升的时段是几时至几时?





22.(10分) 如图,是反映一辆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
(3)汽车在哪段时间保持匀速行驶?速度是多少?[来源:Z§xx§k.Com]








23.(10分) 新成药业集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2小时的时候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步衰减,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小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当儿童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1)何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
(2)A点表示什么意义?
(3)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






24.(10分) 如图,用一根长是20 cm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一边长为x cm,它的面积为y 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2)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3)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写出一条即可)
(4)从表格中可以发现怎样围,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25.(12分)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2 cm,AD=8 cm.点P,Q都从点A同时出发,点P向B点运动,点Q向D点运动,且保持AP=AQ,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随之变化,当AP由2 cm变到8 cm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5CDCAD 6-10CBDCD
11.π;r,S
12. y=-7t+55
13.(1)y=0.25x+5;(2)6;(3)5.25,7.5;
14. 80
15. D
16.甲;8 m/s
17.37.2 min 
18. 42
19. 解:(1)Q=50-8t.
(2)当t=5时,Q=50-8×5=10.
答:汽车行驶5 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10 L.
20. 解:(1)上午3时的气温为23 ℃
(2)这一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37 ℃,23 ℃
(3)37-23=14(℃),A点表示21时的温度为31 ℃
21.解:(1)早晨6时的温度是-4 ℃,中午12时的温度是7.5 ℃.
(2)10-(-6.5)=16.5(℃).
答:这一天的温差是16.5 ℃.
(3)温度上升的时段是4时至14时.
22.解:(1) 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速度.
(2) 根据速度与时间图象的横坐标可知:
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60分钟时间,最高时速是85千米/时.
(3) 汽车在出发后35分钟到50分钟之间保持匀速,速度是85千米/时.
(4) 汽车先加速行驶至第10分钟,然后减速行驶至第25分钟,接着停下5分钟,再加速行驶至第35分钟,然后匀速行驶至第50分钟,再减速行驶直至第60分钟停止.
23. 解:(1)服药后2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最高是4微克.
(2)A点表示血液中含药量为0.
(3)有效期为5小时.
24. 解:(1)y=-x2+10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10
(2)
x 1 2 3 4 5 6 7 8 9
y 9 16 21 24 25 24 21 16 9

(3)可以看出:①当x逐渐增大时,y的值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
②y的值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变大的速度越来越慢;
③当x取距5等距离的两数时,得到的两个y值相等
(4)从表中可以发现x=5时,y取得最大的值25,此时围成的是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
25.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减少了.
设AP=x cm(0≤x≤8),S阴=y cm2,
则y=12×8-x2,即y=96-x2.
当AP=2 cm时,S阴=94 cm2;
当AP=8 cm时,S阴=64 cm2,94-64=30(cm2).
所以当AP由2 cm变到8 cm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减少了30 cm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