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4: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每个学生50根小棒,动物图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境。
1、出示P44 页情境图,(P45页的情境图被浓缩得非常小,置于P44页
情境图中的一棵大树下。)
师:小朋友们,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假期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出去玩了吗?都到什么地方玩了呢?
生:汇报。
师:我们热闹的课堂把小鸟也吸引来了,瞧,它来了
小鸟:“小朋友,你们好,我叫Lili,我们交个朋友好吗?刚才你们说的这些地方都很好玩,不过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游乐园,你们肯定没去过,想去吗?那就随我来吧。”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节小火车坐着3个人,过山车每节车厢坐着2个人……让他们初步体会相同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再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并用加法解决这些问题。
二、引导探究,概念形成。
1、摆图形游戏。
(过渡)小鸟: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咦,这儿还有几个小朋友围着坐在一块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原来他们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看看它们都摆了些什么样的图形,想一想,你会摆什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摆一种你们认为最漂亮的图形,并照着这种图形多摆几个,看哪个小组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出来的图形既美丽又整齐。(播放音乐,学生动手摆图形)
2、交流。
小组为单位,选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组里摆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板书他们的加法算式。
3、导入乘法。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个加法算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说明:在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它叫做相同加数。
数一数,每个加法算式分别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一写,老师报几个几相加,学生写加法算式。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运算方法。(板书:课题)
4、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以3+3+3+3+3+3=18为例
提问: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6个3相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个3,再写上6 3
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乘法)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板书:6×3)让学生猜一猜“×”叫什么号,并让他们观察乘号的样子。
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6乘3等于18”(板书)
告诉学生:6个3连加可以写成6×3=18,还可以先写相同加数3,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6,写作:3×6=18(板书)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个乘法算式。
5、尝试。
请学生试着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小结、休息。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休息一下,一起来听一首欢快的歌曲。
三、巩固练习,拓展迁移
1、“做客”游戏。
2、出示“做一做”图,小鸟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玩玩好吗?你能算出这儿有几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吗?”
要求学生会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3、出示习题,小鸟说:“我在这儿呢,你能填一填吗?”
4、出示习题,小鸟说:“小朋友们这么快就学会乘法了,我想出道提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这里有几粒纽扣:
⊙ ⊙⊙ ⊙⊙⊙
请列出加法算式。你能不能移动一颗扣子,使它能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师: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听一听小鸟是怎么说的。
5、出示思维拓展题。
2+2+2+1+1=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