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预测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 预测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12 16: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预 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调查和预测”的第2课,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包括《调查》和《预测》两课内容。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册教材在前四个单元多次安排学生进行预测,在最后一课进行探究技能显性化训练。
本课是学习科学预测,所谓科学预测,不是随意猜想,而是基于证据和经验。重点不是预测了什么,而是预测要有根据。教学该部分内容的基本思路是:认识推理和预测;让学生亲自做一些预测活动并验证;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积累和运用预测经验的;交流生活中的预测行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预测、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二、学情分析
“预测”来源于生活,四年级学生不仅在生活中有一些预测经验,而且在科学课堂上对实验的结果也进行过预测,但对预测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楚。更没有想过预测要有根据。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预测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有根据地预测才是科学的预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懂得科学的预测是有根据地推测;推理是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合理的解释。
2、懂得科学知识、生活实践是我们进行科学预测的根据;
3、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可能会有错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科学的预测,并能正确表达这样预测的根据。
情感体验:
1、激发学生参与预测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预测能力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联想等,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关注身边事物,关爱生命,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四、教学重点: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五、教学难点:区分预测与推理。
六、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每组水槽一个;每组底部有洞的塑料瓶一个、气球一个; 每名学生作业纸二页。
教师准备:浓盐水、滴有几滴酱油的淡水、塑料杯2个、A4纸一张、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很高兴能和**学校的四年*班的同学们共同学习科学知识。我叫龙敏。你叫什么名呢?谁来介绍一下?
(按顺序从一组到三组,各请一名同学来介绍自己)大家来看推测一下,下一位,老师会让哪个组的同学来介绍?(学生很容易答出)
2.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请那名同学介绍。
4.谈话:像刚才这样,根据老师提问的顺序来推测接下来叫哪个组的,这样的行为在科学上被称作“预测”。预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预测。
(板书课题:预测)
【设计意图】:以师生自我介绍导入,直接、自然。使学生初步感受预测,体会到预测就在我们身边,并开始回忆类似经历。
(二)认识预测
1.课件出示图片(笔要没油了),提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指出这是预测。)
2.课件出示图片(满天乌云),提问:看到满天乌云,你想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乌云预示着下雨呢?(学生回答,指出这是预测)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对预测的理解。
4.教师课件出示预测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二个生活事例,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预测的概念,知识易于接受,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预测练习,引出推理
1.提问:抽掉纸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出示:装有带颜色的淡水塑料杯倒扣在装有浓盐水的塑料杯上方,中间隔着一张纸。)
2.提问:你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3.实验验证。
4.解释现象。
小结:解释现象的过程是另一个科学行为,叫推理。(板书:推理)
5.课件出示推理概念。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利用已有知识进行预测的案例,以此案例指导学生要有根据地预测,并在预测后验证,积累经验。验证后,还要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强化原来的证据。环环相扣,将科学活动的一系列过程呈现出来,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
(四)区分预测和推理
1.提问:预测和推理有什么不同?
2.提问:这些行为是预测还是推理,为什么?
(依次出示四张图片:解释彩虹出现的原因、拨动鸡蛋的结果、蜻蜓低飞要下雨、车上有水珠)
小结:预测和推理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却联系紧密,先预测,再验证,后推理,推理之后,提高预测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即可分辨预测与推理的本质区别,再通过几个小练习巩固这个区别,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
(五)进一步研究预测
活动一:吹纸活动
1.谈话:对着间隔5厘米的两张纸用力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预测,填写记录单)
2.实验验证,记录结果
3.汇报,解释现象。(学生若解释不完善,教师补充)
小结: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的推论。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没有经过验证,预测往往是要出错的。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预测时要考虑验证过的根据,不要随意猜想。
活动二:吹气球活动
1.谈话:把气球套在底部有洞的饮料瓶口上,吹气球,气球能被吹大吗?如果把瓶子底部伸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预测,并说出根据)
2.实验验证,记录结果
3.汇报,解释现象。(学生若解释不完善,教师补充)
小结:只有预测依据正确了,预测的结果才能正确。个人经验未经过证实也会出错。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和经验对于预测的准确率同样重要,积累经验的同时,还应该学好知识。
活动三:植物生长情况
1.谈话:照这样长下去,这盆花将会怎么样?(出示花的生长规律)
(学生预测并说出根据)
小结:对于植物的预测,我们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收集到相关的数据,对它的验证也需要时间。植物如此,动物也是如此。科学家珍妮为了研究黑猩猩,曾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38年。我们来了解她的事迹。(出示珍妮的图片与事迹)
2.读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由植物的预测引出动物的预测,进而了解珍妮的事迹,教育学生像科学家学习,长期的观察才能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六)预测的意义,教育学生养成预测习惯
1.谈话: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和预测有关呢?(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
2.讲述2004年海啸,一位英国小女孩成功预测的案例。
3.谈话: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预测对于我们的生活很重要,虽然预测不能每次都成功,但是还要养成预测的习惯,不断提高预测能力。
(七)总结知识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想法?
小结:希望同学们养成预测的习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预测能力,让预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设计意图】:使本节课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八、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我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有:鼓励法、榜样法、身体语言示意法等等。评价时可以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知识广泛性、实验的操作能力、团队意识、声音的音量、倾听他人的习惯、记录的方法等方面入手,尽量评价出具体的内容,让学生有章可循。
九、设计特色简述
本课是技能训练课,重点是强化学生科学的预测方法,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选择了多个预测案例,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的预测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感受科学的预测是要有根据地预测,并在预测后,验证、推理,以提高预测能力。
所选择的预测案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到在异地上课的诸多因素,更要考虑到案例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除了保留教材上的部分案例外,我又增加了三个案例,提高了预测活动的新颖性与实效性。
附:板书设计
5.2 预 测
预测:未来变化 有根据地推测
推理: 发生 合理地 解释
预测——验证——推理
学生记录单设计
记 录 单
记录员: 5月23日
预测结果
预测根据
实际结果
预测活动一
预测活动二
预测活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