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由于随行将领多认为正是由于杨贵妃才导致安史之乱,因此迫使唐玄宗杀死杨贵妃,。
这锅我不背,坚决不背!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黑暗腐败。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材料一:
开元以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镕造,又数百人
材料二: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未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
回忆一下:开元前期,唐玄宗的用人政策是什么?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民族矛盾相当尖锐:中原有大量胡人,唐朝官员虐待当地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实行欺骗和高压政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
统治阶级和人民百姓之间矛盾: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玄宗年间,在北方的平卢、范阳、河东等边镇设立节度使,他们掌握地方财军事以及行政大权。
755年-763年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
(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北征。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连连取得大胜。
(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乱世告终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老百姓甚至“以纸为衣”。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材料研读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影响:极大地破坏社会经济,人民遭到浩劫
3.安史之乱的影响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安史之乱的影响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背景: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
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有宦官把持。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
高力士: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课后活动
2.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
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下决心奋起起义,推翻唐朝的腐朽统治建立自己的农民政权,创造一个光明公平的新世界。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2、黄巢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建立政权:
作用:
875年
王仙芝,黄巢;
山东、河南一带
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3、唐朝灭亡:
时间:
人物:
建立政权:
907年
朱温
后梁
唐朝不是黄巢灭的,是朱温灭的,但黄巢给了唐朝致命一击。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实质: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消极影响: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
恢复发展: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统一的曙光: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改革,势力逐渐变强,为北宋的统一奠定基础。
五代十国的特点
趋势: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拓展
周世宗改革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