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

文档属性

名称 戏曲大舞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8-10-18 17:16:00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戏曲大舞台
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永州市京华中学 周春虎
QQ:425567602   
——戏曲知识大比拼
十分题
1
31
32
12
22
23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2
24
25
26
27
28
29
30
13
3
14
4
15
17
18
19
20
5
6
7
8
9
10
49
50
11
21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二十分题
三十分题,答错倒扣十分
16
小组必答题
(每题十分)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
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答:中国戏曲。
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答: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哪个剧种?
答:昆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答:生、旦、净、丑。
5、我国戏曲采用哪四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
答:唱、做、念、打。
6、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
答:京剧。
7、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演员可凭借什么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答:虚拟的表演。
8、周总理曾给哪一剧种以“南国红豆”的美称?
粤剧
小组讨论题
(每题二十分)
1、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
2、请说出五种以上的戏曲名称.
3、京剧曲目有几出戏是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
《空城记》
《斩马谡》
4、“旦”可分为哪几类?
答: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观众抢答题
(每答对一题,本小组加十分)
A、产生于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的一个剧种是什么?请举一个剧目。
答:越剧。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B、四大行当中的生依据什么来划分年龄
答:胡须的颜色
C、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答: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D、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五种技术方法?
答:手、眼、身、法、步(手、眼、身、口、步)。
E、“生”可分为哪几类?
答: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F、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什么?请举出一个剧目。
答:黄梅戏。如《天仙配》、《牛郎织女》 等。
G、“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
答:净 角
脸谱鉴赏
黑脸表示什么性格?
表示有正义感,猛智。如张飞。
脸谱鉴赏
白脸表示什么?
表示愚蠢奸诈。如曹操
脸谱鉴赏
红脸表示什么?
表示忠勇。如关羽
脸谱鉴赏
表示草莽英雄。
绿脸、蓝脸表示什么?
风险题
(答对得二十分,答错扣十分)
赏脸谱识人物:
孙悟空
赏脸谱识人物:
二郎神
`
赏脸谱识人物:
托塔天王
赏脸谱识人物:
牛魔王
关羽
赏脸谱识人物:
张飞
赏脸谱识人物:
曹操
赏脸谱识人物:
典韦
赏脸谱识人物:
白蛇传
红楼梦
闹天宫
十五贯
琵琶记
穆桂英挂帅
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
抢答连线题
(连对一题得十分)
A 连线题:
越剧
京剧
豫剧
黄梅戏
粤剧
严凤英
袁雪芬
红线女
梅兰芳
常香玉
B 连线题:
越 剧       梅兰芳
  京 剧 袁雪芬
  豫 剧 常香玉
  黄梅戏       严凤英
C 连线题: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        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        具刚健婀娜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        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        的中下层女性
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答:徽班进京献艺,并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产生了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就是京剧。
京剧“四大须生”分别是谁?
答: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谭鑫培、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


*什么是京剧的三大件?(乐器)
文场: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单皮鼓、大锣、小锣


*京剧唱腔以哪两种板式为主?
西皮、二黄。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三、表演戏曲动作
表演一个动作,让其他同学猜。
名段欣赏
铁梅:(唱)【西皮流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五、才艺展示
六、活动总结、感受
七、作文(二选一):
1、戏曲大舞台
——记一次综合性活动
2、中国戏剧何去何从?也谈师德之魂:“美”
  "人之初,性本善"吗?这十分有争议,但从婴孩始,人类便热爱美好、憎悟丑恶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能否说"美"的观念与生俱来呢?
非也!经科学实验证明,小孩子的美感与情绪有关,而且主要是对环境与其自身状态是否"和谐"的认可:如小孩子大都对黑暗恐怖,因为黑暗使"和谐"消失;小孩认同节奏明快、柔和的音乐,喜欢躺在轻缓的周期性摇动的摇蓝或母亲的怀抱中;喜欢微笑、慈祥的面孔,而对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孔哭泣等等!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种对事物外表的"和谐"的认同,必须向事物本质深处发展,才能形成更高层次的美感;因而美的种子需要不断播撒,这样才能使美的森林生机盎然,万古常绿。
做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学会在自己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种子去开发学生们的心田!这种播撒需要选择,需要耐心,更需要有辨别真假、善恶的本领和对人类生活的挚爱。
为自己播撒美,自己才能成为美的化身。根据长期的理论与实践,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象征,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师如父母"不仅表明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老师对学生行为和心灵的导向作用。因而,老师只有自己"美"起来,才能成为美的使者。
为学生播撒美是教师职业的追求。一个教师的工作过程就应该是不断地播撒美,他只有不乏种子,不乏精力,不乏辛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自己美的种子不断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美是师德之魂,只有不断用美的尺子去度量自己的教师,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
擦亮美的眼睛
播撒美的种子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发现美之芽、美之花、美之果,就会失去播撒美、养育美的动力。美需要发现,需要阅读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已有的美,采撷新的美的种子,为播种打下基础。
  还记得贾平凹的散文《丑石》吗?还记得烩灸人口的童话《丑小鸭》吗?还会在梦中闪念那个可怜而聪慧的"灰姑娘"吗?他们都很美,因为缺少发现,他们都很"丑",因而便没有价值反而有碍事之嫌!只有作者,他们擦亮了自己的眼睛,用一颗善心去细细地研究,他们才发现了常人不能发现的美!作者的发现哺育了作者美的灵魂,作者的发现使人看到了作者高尚、深沉的美的修养!我们能说这些作者们不是美的化身吗?
我们常说老师要有"爱心",可有的老师为什么总是缺乏爱心呢?原因不是他不爱,而是没有爱的动力、爱的技巧!而为什么他不会爱,无动力呢?我们常常责怪他们缺乏"爱心"!其实,非也!他们在受到批评时不也是满腹怨言,心酸委屈吗!
其实,他们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朵美丽的花,无人舍得毁之,反而常受人浇灌及自觉保护,除非品德极坏、明智故犯之人才会去破坏美好的事物!美是爱的前提,没有美便谈不到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读过《丑小鸭》后就觉得"丑小鸭"可爱的原因了!
我们的学生中有白天鹅,更有丑小鸭,我们只有擦亮美的眼睛去寻找,才能发现他们身上星星点点的美!有了这些美,就有了爱的源泉,有了爱的浇灌,美的种子才可能播撒并茁壮成长,才可能使"灰姑娘"早日焕发出照人的光彩!
发现美,不只是变换观察的角度,降低美的标准,因为"美"没有原则,美是一种感受,只有我们老师使自己的灵魂充满美的本质,拓广心胸,才能拥有透视"美"的目光,去无限贫瘠的荒漠中找出美的金种子!追求美的身影  
美是永恒的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春的美不见了!容颜的美消失了!生理性的美很难永驻,精神的美是否是永恒的呢?
林彪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中最年轻的一员,他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当年在东北战场上,他挥斥方遒,进退自如,指点之处,歼敌军如风卷残云!那是何等的英雄气势啊!你能说此时的他不美吗?但七十年代驾机逃窜叛国不成而摔死在温都尔汗的沙漠中,你能说他不丑恶吗?早年的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而享誉后世,但晚年却因"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原因"而受人嘲讽;戊戌变法六君子"我自横刀向天笑",使人为他们人生的追求而泪满衣襟,但在晚年他们却成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相反的,也有一些早年恶贯满盈的"浪子"、"败类",猛然醒悟,为社会或他人做出了巨大贡献……沦海桑田,人生无常!美时隐时现,甚至被"恶"、"丑"完全吞没!这就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类灵魂的悲剧。
当然,反复无常、大起大落的"美",不是普遍现象,大部分人都固守传统,只有那些刻意成为伟人、成就大业的人,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做为老师,只有不断追求"美"的身影,才能使自己的心田不会荒芜;因为精神之美如不培育,也会消失殆尽,甚至蜕化变质!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使自己的美永葆青春!试想一下,对新技术视而不见,对新知识充耳不闻的人,其灵魂能不腐朽吗?而腐朽的东西会是美的吗?做为老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不仅要求教师要超越自己的同龄人,还要超越自己的学生,因为我们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做为一个教师,要善于更新观念!我的一位同事说的好:为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是观念的更新,思维的创新,没有新的思想便不可能有新的行为和结果!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没有人不喜欢美的人,没有不想追求美的身影的教师,只有追求不到或半途而废的人,这便是为什么一些人掉队了,变化了的原因!因为追求"美"需要付出代价,需要持久辛劳。特别在我们中国 ( http: / / 0711.net / list.aspx cid=350" \o "中国,中国新闻,国内新闻 )正飞速发展、快速改革的今天,在这科技 ( http: / / 0711.net / list.aspx cid=242" \o "科技 )浪潮汹涌澎湃、信息技术席卷全球、知识世界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教师若墨守成规,必然受到历史的嘲弄,从而失去应有的风彩!
升华美的心灵  
有些教师外表美了,知识充实,观念也很新,但仍然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难得学生的爱戴,其因何在呢?
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她是"和谐"、是"简单"、是"真与善"的完美体现;美是师德之魂,也是师德的组成部分!只有将自己塑造的"美"放到师德的系统中,放到教育大潮中,放到整个社会和时代中去,才能使其发光,去感染别人,教育学生。这有一个美的溶解和升华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才会得到辩证的美,而不是机械的美!
只有经过认真的美的实践,缜密的美的思维,才能将自己支离破碎的机械美,揉成一团,使其变成闪光的美的太阳!
我们的许多老师认为自己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而我认为这些都是师德之魂的外壳!只有"美"才能使老师自发地去"爱"学生而且"爱"得其法;也只有"美"才能使学生也"爱"自己的老师,使老师的"爱"得到应有的、丰厚的、自然的、永久的回报!如此相互滋润,焉能没有师生深厚的情谊、师德永恒的美的青春呢!  
席勤曾说:"文化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美的领域所能扩展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我相信,德与美不可分割,因而只有不断培育我们美的师德才能培养学生美的品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培养未来社会的推进者的职责!我和疯子的唯一区别是
我不是疯子。------达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