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定稿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学教具:
1.学具(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准备用硬纸自制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对,黄沙一小袋。
教学过程:
(一)创:联系生活,激趣设疑
1、出示,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看一个动画:一个夏天上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到武汉动物园,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就是天气有点热,他们决定买冰淇淋。大头儿子来到冷饮店,看见两种冰淇淋。一种圆柱形的,2元一支;一种圆锥形的0.5元一支。大头儿子摸摸脑袋,不知买哪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冰淇淋,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导
引入新知 (这时学生争论不休)
生1:他应该买圆柱形的,圆柱形容量多些。
生2:他应该买圆锥形的那种,因为那种经济些。
生3:我们不能盲目下决定,不要看其外形,圆柱形哪种虽然多些,但它比较贵,圆锥形那种少一些,但它经济,所以我们还要调查调查。
生4: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对,我们应该算出圆柱形那种和圆锥形那种的容量各是多少,也就是要算出它们体积是多少才能决定。圆柱形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呢?(这位学生不但地摸头脑)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大头儿子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
(三)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猜想:
师: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不可能,因为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高”,而圆锥的形状与圆柱的形状虽然有相同的地方(底面是圆形,也有一定的高度),但圆锥的上部是尖尖的,而圆柱上部也是一个圆形。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联系。
(2)实验验证猜想。
师:好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全班一齐:想)现在老师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你们边实验,边填写报告单。
实??验??报??告
?
一、实验目的: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二、实验步骤
(1)比较圆锥、圆柱的底和高;(2)在圆锥里装满沙,再倒入圆柱内,倒几次才能正好把圆柱倒满;(3)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圆锥、圆柱的特性
次数
等底等高
?
等底不等高
?
等高不等底
?
不等高不等底
?
三、问题讨论
通过实验,你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
(四)、展
师:能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1:我们用圆锥盛满沙子往与它等底等高圆锥里倒了三次才倒完,这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底不等高圆柱里倒5次才倒完。
生3:我们用圆锥盛沙子往与它等高不等底圆柱里倒7次倒完。
……
师:刚才几个小组汇报得很好,为了使大家刚才做的实验更清楚,更准确,老师用红色代替沙子进行实验,注意:老师拿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
(五)、概
推导圆锥的体积。
(1)师:根据实验,你们一定有办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
师:这位同学真棒,下面还有同学看着这个公式用一句话叙述一遍吗?
(2)演示。
智慧老人眨着眼睛向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生1:这句话是对的。
生2:不对,因为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全班鼓掌表示赞同)
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
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3)运用公式,出示例1
(六)、测
1、巩固练习——教学例2
(1)教师创设情景:麦收季节,小红家把收的小麦堆成一个近似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1)小组讨论列式计算,并且互相对正。
(2)由一名学生演排,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练习
(1)完成P43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P44页第5题(齐练后指名回答)
(3)书面作业P44?3题、4题
3、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能告诉老师吗?
七、(拓):探究延伸
如何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