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打秋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打秋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2 20: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歌曲:《打秋千》
作者

教材分析
《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它的节奏特征疏密相间。密:表现在下面摇;疏:表现荡在空中。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打秋千时的姿态。
学情分析
本课,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听唱法、对比法、合作交流、体态律动的方法,对音乐的表现有深一层次的认识,从而在动中感受音乐,发展想象,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合唱这一形式。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此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学习下滑音的作用及民族色彩以及伴唱性质,同时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难点:初步感知二声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新歌教唱
三、学唱二声部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看看这些游戏你们玩过吗?( 导入各种游戏图片)
2、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玩打秋千(打入仡佬族图片);
3、揭示课题《打秋千》。
初听歌曲(教师引导做摇摆律动);
完整听歌曲,问题:歌曲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分别唱的是谁?
学唱第一段,先听两遍,老师教唱;
解决难点a、朗读节奏 b、下滑音讲解 c、附点的作用
歌曲接龙,老师一句,学生一句。
听音乐,指出歌曲用什么音乐伴奏;
铃铛节奏图谱;
导入二声部图谱,并教唱;
引出合唱(由两条旋律同时进行的歌曲叫做合唱);
分组合作;
男女对赛。
导入歌曲(童年游戏歌曲);
小结。
生:捉迷藏、丢沙包、老鹰捉小鸡
了解仡佬族
生:一起律动
生:3个乐段;分别唱的是兄弟们、姐们们、伙伴们
熟悉歌曲、感受歌曲
生:朗读,老师解释附点的时值、下滑音是向下的动作
生:铃铛
生:模仿节奏、练习
节奏
体会合作意识,熟悉二声部
男生第一段女生低声部;互换
生:丢手绢、铃儿响叮当
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唱歌曲,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体会附点、下滑音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从而掌握附点及下滑音
再听歌曲将聆听重点移到二声部音效
在学生的自由研讨中充分展示个性,更好的体会歌词的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充实自己的童年
课题
作者
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