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专题总复习课件(四川省南充市)考点六 修辞?对联课件(共39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专题总复习课件(四川省南充市)考点六 修辞?对联课件(共39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2 20: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考点六 修辞?对联
语文部编版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四川南充)
真题试做
样题一(2015?南充)下列对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
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可悲的厚障壁”形象地表达出“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样题二(2019?襄阳)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某校校长在“为祖国献礼”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 下联:
四十载绘出愿景迎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补写下联时,要注意字数要与上联相等,相应位置上的词的词性要一致?内容上,根据题干画线句子,提取主要信息,并根据上联结构调整形式即可?)
考向研析










该考点题型灵活,但以选择题?仿写题?对联题出现的频率居高,分值一般为2分?另外,要关注阅读中句子的赏析题?
备考全攻略
一?修辞相关知识讲解
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绘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即打比方?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组成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如“我们的祖国像花园”?祖国和花园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美丽”是二者的相似点?
(3)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甲”指代本体,“乙”指代喻体) :
(1)明喻
格式:甲像乙(比喻词除“像”以外,还有“好像?仿佛?若?如?犹如?宛如?似?好似”)
例: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
格式:甲是乙(比喻词常有“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
例:那美景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
(3)借喻
格式: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也就是说只有喻体,但由于本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2.比拟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1)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例: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例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扩大夸张)
例②:山,快马加鞭为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缩小夸张)
例③: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超前夸张)
4.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手法?
例①: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短语排比)
例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句子排比)
5.对偶
对偶也称“对仗”,俗称“对对子”,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按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按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①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②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6.反复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续反复)
例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间隔反复)
7.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先问后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
例: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8.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无疑而问,答在问中)?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9.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借代的种类:
(1)特征代本体?
例: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大胡子”代长大胡子的人)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代武装力量)
(3)专名代泛称?
例: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4)人名代著作?
例:我们要多读点鲁迅?(“鲁迅”代其著作)
(5)部分代整体?
例: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缁衣”代其所穿衣服)
(6)结果代原因?
例: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原料代成品?
例: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青铜镜)
(8)地名代本体?
例: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西安”分别代两大阵营)
10.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的修辞手法?以说反话的方式突出其幽默感与讽刺性,加强表达效果?
(1)嘲讽性反语?这类反语是用好的词句述说不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嘲弄?讽刺?憎恶?蔑视等感情?
例: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个句子中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其实说的是反动政府及军警的野蛮?卑劣和罪恶滔天?
(2)喜爱性反语?用不好的词句述说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喜爱?亲切?赞誉?戏谑等感情?
例: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此句中,“有什么看头啊”属于正话反说,表面上看是说没有看头,其实是表达了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热切思念,很想去看?
二?区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在“拟”,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物的动作?行为;比喻是喻体比方本体,重在“喻”,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物的特征?
(2)比拟的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如“嘎子竖起耳朵听”不必说出嘎子像哪种动物那样“竖起耳朵”;比喻的本体可出现可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否则就不是比喻了?
2.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有时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是:
(1)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里面,它的字面内容和句意正好相反,句子的语气较强;设问句是从正面故意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语气较弱?
(2)反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来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3.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1)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
(2)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反复是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
二?对联相关知识讲解
一?对联基本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2.对联对法指要
(1)字数相等?对联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面所举的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注意:上联中出现过的词语,下联最好不要重复出现?在范围?立意?境界?情绪等方面,下联应压住上联?
错例:举国欢乐迎富贵,合家欢腾奏和谐?
正例: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德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二?拟对联的解题策略
1.明确答题指向?很多对联拟写题提供了相关的场景和对内容的限定,或要求联系课内所学,要认真理解领会,句子写好后应与要求进行对照,并检查是否恰当?
2.紧抓对联特点?要抓住对联固有特点,如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等,筛选确定有效词句?
3.坚守宜简原则?对于填空?撰写类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只要题干中没有要求,应本着宜简不宜繁的原则设置上联,巧对下联,切不可上联繁杂,下联难对?当然,“简”,是指句式简明,言简意赅?
4.上下联友情对?上下两联要情意贯串,言简义丰,一气呵成?选词成对要紧扣情意这一主线,富于情趣,这样的对联才有诗意,才能创新?
5.平时积累是关键?要大量地?充分地学习积累对联的基本知识,多积累一些经典对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将课内外历史人物?文学常识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多研究中考对联题的特点,就一定能熟练驾驭此题型?
课堂变式练
1.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C
【解析】C项和例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拟人;B.排比;D.引用?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B.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C.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场有这样的规模呢?
D.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B
【解析】A.把敌人比喻为落水狗;B.表示比较,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把天地?深谷分别比喻为厂房?车间,并且有反问的修辞手法;D.把“人需要真理”比喻为“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
3.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此时的莫愁湖是“人行即从花下过,人停即在花中坐”?(引用?对偶)
B.历史是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比喻)
C.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引用?设问)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偶?互文)
C
【解析】C.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4.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A.至乐无声唯孝悌
B.流觞韵事足千秋
C.来听渔鼓唱前朝
D.愿无忘名士风流
B
5.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以“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①红莲开并蒂 彩凤喜双飞
②白雪抚人片片醉 红梅舒枝点点春
③百草回春争鹤寿 千方着意续松年
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正确的顺序是: ?
②①④③
(2)活动二:交流发言?写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副对联(试卷上的除外,写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也可),并做赏析?
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赏析: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对仗工整,叠词运用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