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
3、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诗歌朗诵能力,理解诗歌大意,并进一步感悟诗歌。
2、教学难点
品析诗歌语言,感受本诗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猜对联,导入新课
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 春水群殴野老心。
2、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三幅对联所写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说说理由。
教学新课
目标一:温故知新,了解作品背景
1、了解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被人们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虽在世时声名不显,但后世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3、文体知识:歌行体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歌行属于古体诗。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目标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诗歌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给不认识的或一字多音的字注音。
(2)学生大声朗读,熟悉诗歌整体内容。
2、细读诗歌,疏通文章大意
重点理解“屋漏”在本首诗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诗歌
(1)思考:本首诗大概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的茅屋难以抵挡狂风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雨夜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袒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
(2)概括本诗每段大意,并分析作者的情绪。
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
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
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
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国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三: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2、古今异义
(1)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季的天空。
今义:秋季。
(2)卷我屋上三重茅
古义:概数,表示多数。
今义:表示确数“三”。
3、一词多义
(1)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
忍能对面为盗贼(做)
(2)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深)
高者挂罥长林梢(从下向上看,离地面远)
(3)得: 焦口燥呼不得(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得到)
(4)自: 归来倚杖自叹息(独自)
自经丧乱少睡眠(自从)
(5)安: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哪里)
目标四:赏析诗歌,升华文章情感
1、赏析第一个诗节
(1)文章开头描写“秋风”和“茅”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段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点明了主题。这个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故而一开始就写茅屋为秋风刮破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秋风非常的猛烈,“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是多重的意思,指很多重,茅草到处飘飞,洒到了江边,高的被刮到了树梢上面,低的则飘转到低洼的地方。
(2)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渡”“洒”“挂”“沉”等,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开头这五句句句押韵,“风怒号”的“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而且押的是下平声韵,这种连续不断的韵脚给人以一种节奏非常强烈的感觉,好像是极度紧张,让人无法喘息。他写出了秋风之猛烈,也写出了诗人非常的焦虑,非常的痛心,句句押韵正加强了诗歌这种紧张的气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赏析第二个诗节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2)赏析“归来倚杖自叹息”,分析作者在叹息什么呢?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包括:①自己的苦②周围人的苦③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3、赏析第三个诗节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分析法,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4、赏析第四个诗节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里诗人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2)结尾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3)展开联想: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表达感情类似的词句。
举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岳阳楼记》范仲淹)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世评价
《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四、课堂小结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着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五、知识拓展
讲述“杜甫人生四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