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戏曲《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唱脸谱》,感受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2. 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特点,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及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2. 通过欣赏《唱脸谱》模仿京剧的经典动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演唱歌曲,同学们听后回答老师演唱的歌曲加入了哪种音乐元素?
教师:演唱《新贵妃醉酒》
生:加入了戏曲,京剧的元素。
二、介绍京剧
1. 京剧是中国传统的名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又叫“京戏”“平剧”和“国剧”,但它真正的源头却是在安徽和湖北,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
2. 京剧的表现手段
(1)京剧的表现手段分别为唱、念、做、打。
师:唱(唱功)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
3. 京剧中的行当。
(1)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中国戏曲中,这种人物类型的专业术语就叫“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生:可分为小生、老生、武生。观察图片进行分辨。
旦:可分为青衣(中青年女性)、花旦(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武旦、老旦。观察图片进行分辨。
丑:比较滑稽的角色可分为 文丑、武丑。观察图片进行分辨。
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我们平时在电视上见到的带脸谱的行当一般都是净角和丑角。
三、欣赏戏歌《唱脸谱》初次聆听
思考1、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之为拖腔。请找出《唱脸谱》中,哪些字用了拖腔,它有什么作用?(使京剧更有韵味)
二次聆听2、在歌词中有两个专业的京剧词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1)鸳鸯瓦:
脸谱的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鼻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明显的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
(2)四击头:
也称四击头,京剧武场伴奏(锣鼓经)。四大件乐器为大锣、小锣、板鼓、铙钹。一般用于主要人物、大将的登场!
(跟老师学一学京剧里的亮相动作吧~)
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脸谱?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1)演绎不同人物的角色
(2)演绎不同人物性格
四、脸谱颜色大闯关 联系歌词所唱的人物名字,蓝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不同颜色的脸谱你觉得应该对应什么样的性格? (1)蓝色:刚强骁勇、有心计(2)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3)黄色:勇猛而爆躁(4)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5)黑色: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6)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7)绿色:勇猛,莽撞。(8)金色银色:神仙,高人,妖怪。
5、分段欣赏歌曲《唱脸谱》(1)女声:你最喜欢哪一句?(2)男声:1.进场人物的特点是么? 2.你觉得哪句难唱? 五、讨论题(1)如果京剧中没有了脸部的化妆,也就是脸谱, 它将变成什么样子?
(2)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自己,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