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5.1.2 垂 线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重点 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有关性质
难点 过直线上(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复习检测: 什么是邻补角? 什么是对顶角? 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2、导入: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如下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 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垂线的概念 【类型一】 利用垂直的定义求角的度数 例: 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CO⊥DO于点O,若∠1=150°,则∠3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时,其夹角为90°;由一个角是90°也能得到这个角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类型二】 垂直与对顶角、邻补角结合求角的度数 例: 如图,∠1=30°,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 解:由题意得∠3=∠1=30°(对顶角相等).∵AB⊥CD(已知),∴∠BOD=90°,(垂直的定义),∴∠3+∠2=90°,即30°+∠2=90°,∴∠2=60°.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垂直的概念,得到度数为90°的角,然后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 目标导学二: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m,作m的垂线。 作法: (1)靠: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线上; (2)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3)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思考:(1)画已知直线m的垂线能画几条? (2)过直线m上的一点A画m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3)过直线m外的一点A画m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三:垂线的性质 思考:通过垂线的画法和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板书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如图,是一条河,C是河边AB外一点.现欲用水管从河边AB将水引到C处,请在图上画出应该如何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可解,即过C作CE⊥AB,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CE最短. 解:如图所示,沿CE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因为垂线段最短. 方法总结:在利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最近、最短距离的问题时,要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来解决. 目标导学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 2、例题: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A.线段CA的长 B.线段CD C.线段AD的长 D.线段CD的长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CD的长.故选D. 方法总结: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 即学即练:根据题意,试着画出简图,并解答。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OB平分∠ DOF,∠DOE=50°,求∠AOC、 ∠ EOF、 ∠ COF的度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垂线以及性质,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希望大家更好的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在平面内过任意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4)在平面内,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AB于点O,, 则 3、已知直线AB、CD交于O, OECD,OFAB,且,求 和的度数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