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
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C.有人傍晚时看不清东西应该给他们补充黄瓜和西红柿
D.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2.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①糖类 ②维生素 ③蛋白质 ④水分 ⑤脂肪 ⑥无机盐
A.①③ B.②⑤ C.⑤① D.④⑥
3.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我们的健康,下列常见做法正确的是( )
A.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
B.有“OTC”标志的药物可以随意加大服药用量
C.用水浸泡叶类蔬菜,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
D.食品、药品只要包装完整,可根据需要食用和服用
4.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在操作步骤③时,若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5 ℃的水浴中保温对实验没有影响
C.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
D.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下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1”“剪刀2”分别模拟的是( )
A.唾液、胃液
B.胰液、胆汁
C.消化淀粉的酶、消化麦芽糖的酶
D.消化淀粉的酶、消化淀粉的酶
6.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肠液和唾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
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D.水分、无机盐和麦芽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7.图中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表示的物质能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B.Y表示的物质最终是在器官C内被彻底消化
C.Z表示的物质在小肠内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
D.D表示的器官内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
8.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胆汁中含的消化酶,可将脂肪分解成脂肪微粒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二、非选择题
9.坐在考场的你此刻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 。?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其中4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两条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
(3)在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4)我们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一中[ ]
产生刺激,图二中曲线 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部位开始被消化的。?
(5)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能有充足的能量,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还应该添加 (选项:清蒸鱼、炒小白菜、牛肉汤)。?
10.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 。?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无影响。?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傍晚时看不清东西是夜盲症的表现,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黄瓜和西红柿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无机盐,C错误。
2.C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
3.C 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去芽后,龙葵素仍存在,不能食用;带有“OTC”标志的药物是非处方药,患者可自行购买,但要按使用说明书选择服药时间、次数和用量,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包装完整的食品、药品不一定是合格厂家生产的,也有可能超出保质期,因此,不能单凭包装去判断食品、药品是否安全。
4.B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操作步骤③时,若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5 ℃的水浴中保温,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淀粉全部消化,会导致2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
5.C 淀粉的消化首先是在口腔内,经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最后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图甲的“剪刀1”为消化淀粉的酶、“甲”为麦芽糖,“剪刀2”为消化麦芽糖的酶,C正确。
6..C 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唾液只含有一种消化酶——唾液淀粉酶,A错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一般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B错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把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C正确;水分和无机盐不经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而麦芽糖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D错误。
7.B Y是蛋白质,不能在C胃内被彻底消化,在小肠内才能被彻底消化。
8.B 胆汁中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故B错误。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2)1 肝脏 小肠长度一般为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3)Z (4)5 胃 Y (5)炒小白菜
解析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肝脏。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4]小肠,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3)淀粉在A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D小肠内消化。
(4)胃中只含有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包裹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这样药物可随胶囊进入小肠而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用。图二中曲线Y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胃开始被消化的。
(5)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因此应添加炒小白菜。
10.答案 (1)口腔 唾液淀粉酶 (2)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对照 ②37 ③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两支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差不多
解析 (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淀粉和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2)①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变量唾液外其他条件都相同,2号试管内加入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1号试管内应加入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②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两支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差不多,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无影响。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