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吧!跳吧

文档属性

名称 跳吧!跳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8-12-25 14:56:0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国广播网
∈cW3


e Rob Butner
③M"M
i iunk


5奇
峰巴个代约
斯特里察
代克
料希

持尔坡
卢茨
和拉油斯撞
斯洛伐克
匈]布达佩斯
w Asman
4

z
跳吧!跳吧!斯洛伐克民歌
[捷]Z.涅耶德里改编
小快板活逡地
孟晋、杨文竞译配
35
4|43343
1.国着国桌拉成圈,拉成圈,我们快乐地跳舜吧,跳舞吧!
2.大家坐在壁炉旁,壁炉旁,吗着啤酒吃面包,吃面包,
3.假如美餐准备好,准备好,我就祝你。快活更快活呀!
11
3|322|322559721121
冬天的风雪真猎狂,真猖狂,我们大家多友爱,多友爱。
皎洁的月儿多明亮,多明亮,守着火炉真温暖,真混暖。
假如晚饭早吃饱,早吃饱,你的好运气准来到,准来到
955
1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597|211|27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4622622
山伊回
中甲
的McN
∈cW3
X.XXXⅩ.XⅩX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教学内容:歌曲《跳吧!跳吧》
设计意图:
让音乐成为人与人合作交流的纽带,在歌唱和舞蹈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集体的温暖,是始终萦绕在教学过程中的。在本课中学生能在简单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情绪等变化,能在边唱边舞中感受轮舞的魅力。学生是本课的主体,他们用声音和肢体表现着音乐,也享受着音乐。
教学分析:
《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轮舞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歌词内容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人们聚会时的场景。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突出使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第二段开始用附点节奏,使音乐舒展并与第一段形成对比,随后又回到切分的节奏型,并都用“啦”来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歌曲非常具有舞蹈性,可以配合舞蹈连续演唱。
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进音乐教室。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李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点击课件。
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
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其实波尔卡的特点,在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概括出来了)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二、听音乐律动
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我们就来学学一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首先, 两只脚同时向上起跳,在跳的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像这样,(教师师范)接着左脚落地,两只脚踏三下,然后再换右脚做。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脚步要轻盈,两只脚都是半脚掌着地。
都学会了吗?好,我们跟音乐做一遍。(在跳的过程中,师随时走下去,请跳的好的同学到前面领舞。)
第一遍:学生跟随老师听着歌曲《跳吧 跳吧》的伴奏音乐律动。
第二遍:学生每一小组拉成圈做,在律动中互相交流,并用“啦”唱音乐旋律。
三、学习歌曲
1、师:同学们,跳的还真不错。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的,它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名字叫《跳吧!跳吧!》。
下面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歌曲。(有歌词)听听歌曲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歌谱。
2、用啦跟琴唱旋律。
好,我们用啦唱一遍旋律,在唱的时候,想一想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分别用不同的色块来表示。)
3、出示歌曲前两句的旋律线。
师:这是这首歌曲前两句的旋律线,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会发现两条旋律线是一样的)
师:这种将音符整体“搬家”的创作形式叫旋律模进。
请你们也试试,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为原型,用旋律模进的形式创作出第三句旋律。
(生创作)
师:让我们来看看歌曲的第三乐句是怎么写的?出示乐谱。同学们可真棒(老师竖起大拇指),看样子,未来的作曲家要从你们中间诞生了。
歌曲的第四乐句的前两个小节稍作变化,用了一个八度音程,但后两个小节还是按照旋律模进进行的。
4、唱第一部分。
师:我们来唱唱第一个部分的旋律。
①你们唱每个乐句的前半部分,我来唱后半部分。
谁来说说老师唱的后半句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切分)(学生回答)
答对了,是切分节奏。谁来用切分节奏表扬他一下,如:汤米奇 你真棒。
切分节奏一般强拍在长音上。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切分节奏上有一个符号,它叫做重音符号,在切分节奏的第一个音上有重音符号,该怎么唱?相对哪个音要弱一些?重音符号不仅出现在休止符上,还有别的地方也出现了休止符。凡是重音出现的地方,我们都要把这个音唱的强一些。
②接下来老师唱前半部分,你们唱后半部分,注意强弱。
③出示整首歌曲的乐谱。请你们唱唱第一部分的第一段歌词,然后唱唱第二段歌词。(师解决学生唱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声音做处理。问学生这一乐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5、唱第二部分。
大家观察一下第二部分歌谱,它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两个乐句基本相同)
在第一乐段中出现的切分节奏,第二乐段有吗?还有重音符号也第二乐段普遍出现,演唱的时候请注意。
学生跟琴唱。(当学生最后一小节出现问题时,请学生观察这一小结节奏是不是切分节奏,看请楚了唱;如果还有人出现问题,请学生在这设计一个动作,提醒自己唱准节奏。)
(如果学生在唱附点节奏时出现问题,老师用加一个压手腕的动作解决。)
(老师在教唱的时候,对学生声音方面做一下正确引导。问学生第二乐段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游戏“演音乐”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演音乐”。由每一小组同学自由创编舞蹈,来表现歌曲《跳吧!跳吧!》。
给你们一个小小提示,对于不同的段落要在情绪、动作上有所变化,包括队形组合的变化。
2、都听清楚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创编。教师来回巡视给予指导。
3、学生展示。
四、拓展欣赏
师:前面老师讲过这首《跳吧!跳吧!》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位于欧洲中部。由于和乌克兰接壤,从15世纪到18世纪,又有许多乌克兰人、波兰人、匈牙利人移居到这里,所以歌舞风格更接近乌克兰、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民族。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东欧国家的舞蹈。
播放视频。
这是一段来自俄罗斯的土风舞。土风舞是一种受地形、气候、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舞蹈,每一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土风舞。
五、结束
看了这段舞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被这快乐的情绪所感染,那就让我们动起来吧,在歌声和舞蹈中结束本课学习。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静谧而又未加雕琢的自然风光,大小不一的木结构教堂、众多疗养温泉、高挑靓丽的美女、走在14世纪巴尔代约夫歌德式小镇上不由得让人神清气爽,心态安祥。

斯洛伐克优越的地理位置非常明显
位于欧洲中部的斯洛伐克西与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接壤、北邻波兰、南接匈牙利、东近乌克兰。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斯洛伐克成为欧洲旅游的理想去处。斯洛伐克的首都距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40分钟的车程,因此,我们乘坐奥地利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开始了7天的斯洛伐克之旅。
波兰
捷克
乌克兰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匈牙利
罗马尼亚音乐课上的游戏(转)
场景一:课间游戏,师生同乐
  
在上课前,我把座位从传统排排坐变成了游戏的方阵座位,
分成三个方阵成半圆。学生在课间随着背景音乐《肯肯舞曲》
进教室,自己随意找座位坐下。我则和几位学生伴着《肯肯舞
曲》的音乐节奏玩起了拍手的游戏。其它学生看老师玩得不亦
乐乎,也跟着同学玩起了这个节奏游戏还变着花样的和着音乐
玩。
  上课铃声响起,此时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气
氛,学生脸上个个兴高彩烈,我知道是我的课间游戏起了作
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起来。
  我也就顺势导入:刚才同学玩得比老师还棒,我还发现了
同学们和着音乐拍得与众不同非常好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游
戏:找朋友!
  我说明了游戏的方法并与一名学生做示范,当然给他们适
当增加了难度:
  1、要创新,跟别组的不一样,不然你的搭档就去找别人
做朋友了。
  2、动作要有观赏性节奏感。
  给他们的背景音乐是《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并规定
了前、后的基本动作,中间部分让他们自由发挥,以方阵为单
位派人。由于课间游戏的效应,学生没有任何矜持,踊跃的参
加这个游戏,坐着的同学也不“安份”纷纷给自个方阵的同学
想不一样的动作悄悄提醒。当学生分不清自己在上课还是在玩
的时候,这首乐曲的节奏、旋律已经潜移默化的植入他们的心
里了。
  场景二:巧对“暗号”,乐学新歌
  以往学唱歌曲我都以老师教学生跟或学生自己听唱来完
成,但学生学唱的效果也好积极性也好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在
教唱歌曲时,我大胆的尝试自己所想的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动
起来,在玩中学。在要完成“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
《跳吧!跳吧!》。”这一教学目标任务时,我已无“教”概
念,就是想如何跟学生一起开心的玩,动,闹。
  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解放以前地下党要找自己的朋
友,接头时都要干什么吗?
  学生异口同声:对暗号!
  我就说:今天我们也来一回,咋样?
  师:天王盖地虎,
  生:宝塔震河妖。
  大家是哄堂大笑。正式开始,为创设真情境,我故意压低
声音问个别学生:芝麻,芝麻!生:开门吧,开门吧!每个方
阵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对上,如果学生答的不是我要的
切分节奏,我就说:节奏不对,不是我朋友。然后掉头找另一
个,答对了就握手。接着就以方阵为单位对暗号,以刚才个别
学生回答的文字为统一。
  师:芝麻,芝麻!
  A方阵:开门吧,开门吧!
  师:我要进去,
  B方阵:搬财宝,搬财宝!
  师:进去一看,
  C方阵:真多呀,真多呀!
  合:我们心情,多愉快,多愉快!
  师:由于我们的暗号太简单了,被敌人识破了,但敌人很
笨不会唱歌,我们来增加暗号的难度。我就把暗号的全部问题
给唱了一遍,要求每个方阵记住自己的暗号是如何唱的。
3  3  |  5  5  |  5  4  4  |  5  4  4 |
  芝 麻   芝 麻   开  门 吧   开 门 吧!
  2  2  |  4  4  |  4  3  3  |  4  3  3 |
  我 要   进 去   搬  财 宝   搬 财 宝
  1  1 |  3  3  | 3   2  2  | 3  2  2 |
  进 去   一 看   真  多 呀   真 多 呀
  5  5  |  6  7  |  2  1  1  |  2  1  1 |

此歌曲是两段体,后半部分是连续的切分节奏,学生较难把
握;旋律是用移位模仿,学生在音准方面容易走调,把握不
稳,这些对于农村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难题!所以
我就想到用“编号”来分解难度。
 师:我们现在是朋友,但是我们的编号不一样的,听好自
己方阵的编号。
  A方阵: 3.  1  |  5  5  |
       啦 啦   啦 啦
  B方阵: 4.  2  |  6  6  |
      啦 啦    啦 啦   
  C方阵: 5  5  |  6  7  |
      啦 啦    啦 啦   
  师: 2  1  1  |  2  1  1 |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2  1  1  |  2  7  1 |

然后我就和每个方阵玩起唱暗号的游戏。
  师:今天,我这个联络员要退休了,想找个人来接我的
班,想当联络员最起码要会整套暗号,看看今天谁有这个资
格。

接下来学生在继续玩唱暗号的游戏时,就注意仔细听其它
方阵的暗号是怎么唱的,并轻轻哼唱。
 
最后让学生主动上来当“联络员”,而我则接替学生的
置,到学生当中去,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玩了这么多游
戏之后,对这个旋律、节奏早已烂熟于心中了。于是我就让
学生打开课本,把《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弹奏一遍,结
果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哦,原来这是一首歌啊,还是外国
的一首民歌唉!”“这里还有这么多套暗语啊!”……当我
再次弹奏此歌时,学生就能和着琴声把书本上的歌词唱了下
来。
  场景三:学生延伸,精彩纷呈
 课已接近尾声,学生学习的热情依然高涨,我趁机向学生
简介了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及轮舞,并在黑板上板书了欧洲轮
舞的几种图形:
  布置创编任务:以方阵为单位进行轮舞创编活动,要求
方阵的每位学生都参加本方阵的轮舞演出。学生讨论得异常
热烈:规定了哪几乐句怎么做,什么时候换方向转……等
等,也不时请教我,征求我的意见。在展示成果时,学生兴
致十足,也总出现一些小插曲:步伐不一致,个别学生方向
弄错……。但大家玩得很开心,还有个别方阵还强烈要求上
来重新表演。在评选时,学生都觉得自己方阵是最棒的,最
最受欢迎奖。
  在课堂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歌词的创编作业。让我被
学生所折服的是:有好几个学生一下课就跑过来,把他创编的
歌唱给我听!在后来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其中有不少令人惊
奇的作品。
  收获与反思
  回想上这节课前,我的思想作过激烈的斗争:是为了博得
听课人的良好评价,花大量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上演一部自
编自演的“课堂剧”;还是为“自己”制作一场个人技艺的
“魅力秀”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素质呢?最终
我放弃了两者,因为我知道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不是我,是学
生!只有他们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正像前苏联著名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
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
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
的。”
  在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也不时被学生蹦出的奇思妙想和丰富表现力所震撼。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单纯是由教师独霸、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
  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下,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动起来,不仅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更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起来;表现力会丰富起来;创意的火花会不时蹦出来,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